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语文二坊作业】 作业周期 : 2020-07-21 2020-07-30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作业:

    1.找一篇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对其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

    2.针对自己实践的问题,思考自己应该以什么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

    总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发布者:学科专家

【语文二坊作业】

提交者:学员程素娟    所属单位:新华区建设街小学    提交时间: 2020-07-30 17:01:44    浏览数( 2 ) 【举报】

【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教育论文理论框架分析及实践研究—程素娟/小学语文二坊/新华区

 

第一部分:教育论文理论框架分析

论文题目】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

【作者】:余映潮

【节选】:《语文教学通讯·C》2014年10期

【主要内容】

在这篇论文中,余老师首先通过四篇课例《长城》《鲸》《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和《蒲公英的梦》,让我们感受到了“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过程清晰有序。课堂教学明晰地表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态势。每个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它改变了常规的备课思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容易把握教学时间,协调教学节奏。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零碎的提问大大减少。

“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是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充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

接着他通过列举“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提问设计的例子《巨人的花园》和《圆明园的毁灭》,进一步说明什么是“主问题”以及它的呈现形式。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主问题”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学生课堂阅读实践活动的设计。

教学中的“主问题”,可以是“提问”,也可以表述为“问题”、“话题”、“活动”或“任务”。“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出共同的特点是,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课堂活动上表现出共同的特点是,都能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研习、品析的过程中。

最后,余老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层面上,介绍了“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的意义。“主问题”设计研究,能够综合地提升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能力与教材处理能力,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充满美趣、奇趣、理趣。他希望有更多的同仁来研究它、运用它,让我们的学生更多地享受到学习过程中动脑支手、深入实践的乐趣。

理论框架

余映潮老师“主问题”教学设计思想产生于对中学名家及时研究的前沿研究,产生于对国内中学语文教学名家经典案例长时间咀嚼揣摩的课例品评。余老师在对徐振维的《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中,提出“主问题”这一概念以来,到现在为止一直对“主问题”深有研究。    

课堂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的“满堂问”,余老师“主问题”阅读教学设计,是一种改变,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关键问题。“主问题”阅读教学设计是要求教师在把握教材、了解学情,建立在课堂对话的基础上,精炼出问题,让教师简化教学的头绪,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问题”阅读教学设计在课文理解方面吸引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品读,对课文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对整堂课的教学形成有力的支点,使得整堂课的教学步骤井井有条。   

在余老师“主问题”教学设计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活泼生动。“主问题”教学设计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来激活课堂,对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碎问碎答的现状进行反思,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谈话式、答问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主问题”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组织学生的课中活动,是对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的一种突破,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通过减少教师的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第二部分:教育理论实践研究

【论文题目】:主问题引领、板块式设计策略探讨——以《中国结》为例

【作者】:程素娟

【主要内容】:

《中国结》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围绕中国结从的来历写到它的样式千变万化,层层深入地说明了中国结特别受人喜爱的原因。全文层次清晰,总共有五段,有很强的独立性。第一段介绍了什么是中国结,第二段介绍了中国结的来历,第三段介绍了中国结造型多样、形态各异。第四段介绍不同中国结代表不同的涵义,第五段说明中国结传送着国人美好的祝福和心愿。

课文表面上写的是中国结,实际上表达的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课文语言精练、句式整齐、描画生动,行文中饱含作者的一片深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 

拿到一篇新课文,对学生而言,初读模糊不清,抓不住要领是正常的。如何让模糊的清晰起来?于是我布置了预习作业,熟读课文理清文意而课后第一小题:“熟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中国结的”正是要求对文意的概括。学生接受了这个任务,根据问题自由选择文中的段落进行分析,整篇课文的五个自然段都有同学选择,在课堂上交流。然后教师小结各段的作用,概括文意的环节在师生对话中轻松地解决了。

在《中国结》的教学中,针对说明文文体和课文中提取的教学资源,我设计了三个板块,板块一:文意把握,板块二:片段细读,板块三:文句背诵。板块一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课文内容,也是课后习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中国结的”所要求的。板块二是片段细读环节,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分结构板块三中是语文积累的环节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语言的发展获得了借鉴,提高了语文能力。

【理论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经过认真的思考,在《中国结》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为理论指导来设计教案。

对于概括文意,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我觉得,这一段文字在课文中很重要。”这一个主问题”的设计能够“一问能抵许多问”。因为学生并不能随口而答,他们需要认真思考,需要研读课文,需要总结每一段的内容。其实,这篇课文全文结构紧凑,每一段都很重要,主问题的抛出给了同学们选择的权利,也给了他们探讨的兴趣,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而这种主问题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除了“主问题设计”,我还进行了“板块式教学”。板块式教学区别于一般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板块式教学不是一个自然段接着一个自然段分析讲解的线性思路能够整合教学内容,将每个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综合性的活动板块,每个板块聚集一个核心能力目标,依次设计阶梯式的学习活动,体现训练要点。

总之,在主问题引领,板块式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确立学生阅读的立体地位,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学生对文本就会做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解读,再辅助于读、写、背等课堂实践活动,顺势渗透知识教育,长期坚持,一定会让同学们大有所获。


老师评语:
批阅者:专家批阅 学科专家
批阅时间:2020-08-05 11:05:38

能够对学者理论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认识比较清晰,并且能够尝试运用。态度认真,格式规范,编导流畅。

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

最新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

推荐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

热门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

热评第二次研修活动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