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2-23

作业要求 :

根据所学知识,调查本校的发展现状,提交我的校园发展规划的研修作业。

通过完成研修作业,参训校长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及所学的知识,形成自己学校的发展规划,并付诸于实践应用。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崔巍    所属单位:鸡西市虎林市东方红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06-12    浏览数( 0 )

我的五年校园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根据《虎林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真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东方红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经我校德育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东方红镇中心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五年计划(20102020)》。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推进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要求。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模式。在全校推进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每一名教职工在各自岗位职责范围内,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形成“德育人人抓,人人抓德育”的良好氛围;要求每一天对当天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及时教育;要求每一项工作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做到有任务要求、有具体分工、有责任目标、有完成时限、有考核评价办法。

(二)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从细节着手,从精细着眼,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活动常态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德育工作品牌化”的“六化”要求,积极构建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紧紧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大自然”的“七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管理有序、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工作格局。

(三)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德育“六化”要求,促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健全的德育组织机构、有规范的德育管理体制机制、有成形的德育工作模式、有科学的德育课程体系、有系统的德育活动内容、有优秀的德育师资队伍、有专业的德育研究机构、有畅通的德育工作渠道、有完善的德育工作网络、有显著的德育工作成效的“十有”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每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活动习惯,使每所学校德育工作都有特色,实现全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健全机制,积极构建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

(一)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坚持以课堂主渠道有机渗透德育目标、德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以学习贯彻和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根本指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以课堂教学和体验式动为根本途径,着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整体规划、有效推进、全员育人、家校共建有机结合为根本策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障,不断促进德育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实现学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调、合作育人机制。建立中小学班级管理团队,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的班级合作式管理制度,定期研讨解决班级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全员育人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时既要考察教师的教学工作,又要考察其育人工作。

(三)探索德育工作模式。丰富“八育人”内容,即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实现管理育人;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实现文化育人;渗透到环境优化中,实现环境育人;渗透到后勤保障中,实现服务育人;渗透到网络建设中,实现网络育人;渗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实现“三结合”育人。坚持德育工作“五条线”管理,即德育工作常规管理主线:校长---政教处---大队辅导员(团)---学年组---班主任;学科德育渗透主线: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各科教师;学校自主管理主线:政教处---少先队(团)、学生会---班委会---学生;家校共建育人主线:学校---社区---家长委员会---家庭;后勤服务育人主线:后勤管理人员---学生。加强“六个层面”文化建设,即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班训、条幅、板报、班规班约、《守则》、《规范》)等;强化学校走廊文化建设(墙壁有名人名言、德育橱窗、文化长廊等);强化楼梯文化建设(学生言行规范挂图、文明礼貌用语等);强化办公室文化建设(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强化寝室、餐厅、厕所文化建设(温馨提示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有花草树木景点),让学校花草树木会说话,让每个墙壁能育人,充分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三、强化措施,着力探索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要不断完善不同学段有效衔接、不同资源有效整合、不同环节有机统一的德育体系,要在抓好德育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全面、具体、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内容系统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活动常态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德育工作品牌化。

(一)德育目标具体化。我校按照《虎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管理细则》、《虎林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和《虎林市中小学“好习惯”评选活动实施方案》中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学段特点,分年级、分学段设立德育目标,形成发展性目标梯次;根据德育活动内容和要求,设立活动目标,形成提高性目标梯次。

1.小学:抓习惯、重引导、促养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遵规守纪、讲究卫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热爱祖国、诚实守信、感恩教育等体验式实践活动,为学生养成好习惯奠定基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启航、生活导行”的初始教育,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行为教育,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遵规守纪、文明礼仪”的规范教育,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分层分段开展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小公民意识教育。

2.初中:抓体验、重实践、促规范。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比较大。要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开展常规训练;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热爱集体、爱护校园、体验式实践活动、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读书活动、法制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体验美德、健全人格、感悟人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德育内容系列化。坚持德育内容系列化,就是要按照市教育局对德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认真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精心设计德育活动主题,形成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主题。每月确定一个育人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每周突出一个重点内容,形成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涵。每年的:

3月份,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关爱妇女儿童、关爱特殊群体”系列教育活动;

4月份,开展“校园读书月”活动,结合清明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

5月份,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体验式活动,结合青年节开展理想前途与责任教育,结合端午节开展传统教育,结合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

6月份,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内容丰富的体验式活动,结合各种考试开展诚信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开展环保教育;

7月份,开展“好习惯---健康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七一”开展爱党、爱祖国系列教育活动;

8月份,开展“学会生活生存”实践、体验、养成教育活动,结合“八一”建军节开展爱党爱军教育;

9月份,开展“学会做人做事”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结合重阳节开展爱老敬老教育。

10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结合“十一”开展“热爱祖国、歌唱祖国”、“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我和祖国同行”、“中国梦﹒我的梦”等系列教育活动。

11月份,开展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开展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12月份,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普法教育活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董法和守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和青春期知识讲座,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德育活动常态化

坚持德育活动常态化,就是要通过点与面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创建与评价结合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要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和校庆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班会、队会、团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四)德育方法科学化

学校要根据各学段、各年级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确定灵活多样、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德育方法,并在德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充实。学校管理人员、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老师要熟练掌握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熏陶、实践体验、品德评价、自我修养、表扬激励等多种德育方法和德育艺术,并善于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品德水平、不同个性差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法,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五)德育评价多元化

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和评估办法,充分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引领和导向作用。坚持评价标准多元,既坚持按照不同学段、不年级的德育目标统一评价,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对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动态变化作出评价。坚持评价主体多元,既坚持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又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坚持评价方法多元,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袋,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运用品德评定、成长记录、单项表彰等方法,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

(六)德育工作品牌化

优化德育常规管理,使学校达到“三齐三优、三净三活、七心十讲”“五有五无”的要求。

三齐:在学习上要向前看齐;在行进时队伍要整齐;在做事上集体要心齐。

三优:在家庭中要做优秀孩子;在学校里争做优秀学生;在社会上争当优秀少年。

三净:校园环境要净化,不要乱扔果皮纸屑;自身着装要洁净,不追穿名牌;饮食卫生要干净,不乱买不洁食品。

七心: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热心献给社会;爱心献给他人;敬心献给老师;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

十讲:语言上讲文明;行为上讲规范;学习上讲方法;生活上讲卫生;活动中讲参与;集体中讲团结;待人时讲礼貌;处事时讲谦让;校内外讲形象;为人时讲诚信。

五有: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环境有品味、言行为礼貌、心中有他人。

五无:地上无痰迹纸屑、门窗无破损、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划、卫生无死角。

积极打造学校特色文化。要在总结学校发展史和文化内涵建设方面,积极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学校文化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在纵向发展上注重传统和优势的继承;在横向发展上注重独特个性的培植,在立体发展上注重德育模式的构建,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富有个性的办学风格,使学校不断走向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

积极构建养成﹒体验﹒实践德育模式。学校德育工作要立足教育实际,立足于学生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实践中体验、感悟、提升,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基本构建成精细化管理框架,全面实现一个目标,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工作目标;抓好两个基础,即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两项基础性工作;建设“三结合”育人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衔接的育人网络,不断强化学校德育效果;把握四个载体,即课堂主渠道有机渗透德育目标、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个载体,做实做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保障机制

(一)加强德育的组织领导。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长负总责,德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安全副校长、后勤主任等校级领导为成员,学年组长、教研组长、政治课教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班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为骨干,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代表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每个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加强德育工作的落实与反馈,要呈现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制定规划,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德育实施水平和能力。一要着力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能力。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班主任学习和研修,落实对班主任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二要着力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选用优秀班主任、骨干老师、学年组长担任心理健康教师,要定期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操作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和咨询活动,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建设,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三要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德育能力。学校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完善全员育人机制,落实全员育人责任,掌握全员育人方法,拓展全员育人渠道,促使每位教师真正成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四要着力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源,依托家长委员会、社区、关工委等校外机构逐步建立健全校外辅导员队伍,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发挥好校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教导处的职责定位,赋予教导处组织管理教师全员育人的职责,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和学科德育有机统一,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着力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建设。学校要坚持“教师走进家庭、家长走进学校、学校走向社会”的工作方针,要办好家长学校,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使家长能够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方法。要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长电子信箱、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开展家长听课、亲子活动、全员家访的活动,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四)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一岗双责”考核制度(教学与育人)、班队(团)会制度、德育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等德育工作制度,保障德育体系的有效实施。学校要抓实德育常规、活动常规、学生工作常规、班主任工作常规等德育工作常规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计划总结管理制度、学科德育渗透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德育课程开发和实施制度、校本研修制度,实现日常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五)切实加强德育课题研究。按照课题引领,典型带动的思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学校要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总体要求,确定德育研究课题,制定德育课题研究计划,按照全员参与、分项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定期组织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和交流研讨。对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将在全市推广。

(六)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宣传导向。学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德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积极培植和推广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争取社会和舆论更多地关注和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努力营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