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孙玉峰 所属单位:王岗中心校 发布时间:2020-10-24 浏览数( -) 【举报】
6、《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孙玉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内容,明白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的关系。
2.巩固练习按课文局部与整体进行提问,并对问题归类。学习按内容、写法、启示多角度提问。
3.尝试多角度提问,启发引导对文章写法进行提问。
4.解决“秘密”的相关问题,利用多种表达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尝试多角度对课文提问,借助提问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对于文章写法的提问。
教学过程:
一、猜测文字,提出问题。
1.分别出示信息,请同学们猜测会是什么。
(1)出示:“清朗的夜空出现了两个亮点。”请学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学生会猜萤火虫、流星、路灯等)
(2)出示:“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请学生说一说,不会是什么,可能是什么。
(3)出示:“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说一说,比较确定是什么。
(4)出示:“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问:这回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2.再看看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飞机晚上飞为什么要开灯?
晚上那么黑,飞机的灯能照那么远吗?
飞机晚上飞很安全吗?
3.引入课题:学了这节课,你的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文字信息,猜测事物内容,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理解后再提问,是本单元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语文要素的训练。】
二、整体感知课文,发现编排特点。
1.自由读课文。
2.扣书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蝙蝠是夜间飞行的高手。蝙蝠晚上飞行不靠眼睛靠嘴和耳朵。科学家从蝙蝠飞行实验中发现了超声波。超声波人耳听不见。飞机飞行靠的是雷达。
3.总结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次阅读就有这么多收获,真了不起。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阅读的方法就是提出自己的问题。从第5课中,我们学到了可以怎样提问?(从课文部分内容提问;针对全文提问。)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办法来学习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在编排上与前一课最大区别是什么?(可以把问题写在书的侧面。)下面,我们试着把自己思考到的问题写在书的侧面。
【设计意图:想更好地让学生提问,先对课文整体把握。简单的问题在交流中就解决。为深入提问做铺垫。】
三、读书提问,归类思考。
1.学生独立默读批注,提问写在书旁。
2.小组交流,分析:哪个问题是什对课文局部提的,哪个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小组长记录本组中共性的问题,写在纸卡上。
3.展示台进行汇报。
4.出示课后第二题问题清单,全班交流提问方法,相应板书(内容提问;写法提问;启示提问)
5.再次默读全文,在文章的写法或启示上,你还有哪些问题。
预设:当学生不知道,可以启发读一读二、三自然段,再引导发现有共同点,出现了问句,可以引导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用疑问的言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本课学习提问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利用已有经验对课文提问,这是前一课方法的巩固;第二层次是板书问题与课后二题的分类,这是新提问方法的学习;第三层次是即时练习,是对新方法的再认识。】
四、初步解疑,理清“秘密”。
1.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与蝙蝠有关,而蝙蝠飞行靠超声波,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1)学生讲一讲,再读一读相关文字。
(2)学生演一演,说一说。举例:我是蝙蝠,我先用嘴发出超声波,用手演示声波遇到什么反射回来,耳朵听到了,就知道是什么。
2.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有什么关系?
(1)自己说说原理,读一读相关的话。
(2)出示思维导图,找到飞机一蝙蝠飞行的联系。(也可以课件出连线题)
蝙蝠的嘴 → 雷达的天线
超声波 → 无线电波
耳朵 → 荧光屏
3.总结:看,把我们发现的问题解决了,就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全面的阅读思考,教师选取与课文中心有关的问题,为学生读懂课文做准备。】
五、预留作业,明确目的。
1.完成课后第三题。
2.下节课尝试解决其他问题和盘点本课知识。
【设计意图:提问方法的巩固在于练习,盘点知识是语文学生的重要策略。】
板书设计: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提问:
局部
内容 写法 启示
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