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浅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发布者:苗玥峰    所属单位: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    发布时间:2020-09-25    浏览数( -) 【举报】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河南省实验中学  苗玥峰

 

【摘要】新课改已开展了很多年,而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仍旧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我看来,只有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探索意识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这也正是新课改的目标所在。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展开探讨,以期能为新课改中生物教师角色转变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教学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学教学角度来讲,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极为重要。新课程改革就是在此种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中学生物教师的一员,该如何的更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呢?

百年之前,中国的青少年仍在私塾之中摇头晃脑的背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忠孝仁义,之乎者也;“五四运动”后,中国少年方正式接受西方科学;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二十一世纪初素质教育的春潮也曾涌动祖国大江南北;而今,新课程改革正在脚踏实地的稳步前进。纵观世纪历程,教育始终走在历史潮头,引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就以根本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过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当然也发展了大量的矛盾亟待解决,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国家的经济基础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后,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思想也是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了。三十年前,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干部,由国家全额财政供养,并负责安排工作。而今天,高考的录取率在全国已经达到了80%左右(今年信息),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是单单是为了培养国之栋梁,而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为国家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提供各层次的人才和工人。

新课改并不仅仅是在教学形式上简单的变化,它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教师的专业不仅局限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如何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即不仅要掌握“应该教的知识”,更要掌握“如何去教这些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方式、职业态度,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而只有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有效”,这也正是新课改的内涵所在。

一.悦己怡人,做一个阳光、幸福的教师

说实话,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全社会对教师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确越来越成为一个压力巨大的职业,并且这种压力是无形的,而这种压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我们自身的性格和认知水平。记得有位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些常见的但又不合理的观念,例如:我应该获得所有人的喜爱;我们必须在各方面都表现的能干、聪明、胜任而且有成就感;逃避困难和责任,远比面对他们容易等。这些观念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特别是班级管理中常有的、固有的观念。正是这样的认识,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想到了放弃。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首先要认同自己的职业,还要学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的空洞说教,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不仅要欣赏学生的优点,而且还要有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的缺点的雅量。的确,正确的看待自己,对自己接受肯定,与他人友好相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学生,悦己怡人,真正做一个阳光、幸福的教师,这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讲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成为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优秀教师,才能达到新课改对教师新的要求。

二.细化和落实课堂观察,实现教学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没错,课堂观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的主要还是备课和授课,虽也有教学反思及相互的说课、评课,但相对于规范的课堂观察来说显得过于泛泛,不具体,无目的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以后要细化和落实规范的课堂观察,从具体的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激发老师的自觉发现,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而具备有效地课堂观察能力,也是新课改环境下教师所需的专业技能之一。

三.紧跟时代步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对教育的定位与要求也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而改变,家长也因为社会的进步对子女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期望,在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广大青少年也由于涉猎广泛,而对中学学习抱有更大的期许。这一切决定了中学教育需要做出改变,而教师更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抱守残缺,墨守陈规,除了阻碍教育发展的进程之外,恐难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所以,新时代的教师,要把终身学习形成为一种习惯,而学习的最好方式便是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多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更“专业”。

无论是进行新课改,还是实现素质教育,都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循序渐进的操作。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不合理的,所以才有改革的必要。任何事物存在都是合理的,所以才进行改革而不是另起炉灶。在现行班级教学制的前提下,在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和学生的条件下,期望一夜之间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异想天开,必须以脚踏实地为基础;大胆假设,必须要小心求证为前提。在时间新课改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明确这是发展中所出现的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明白新的矛盾的出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经过,就可以摆好心态,积极地去迎接、面对、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新课改的继续发展;而不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性的退回原先熟悉的环境,裹足不前,丧失机遇,延误学生发展,最终必然导致新课改的失败。

因此,可以说新课改的过程必然是不断犯错的过程,也是不断弥补错误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学评价体系需要随之进行改革和更新,才能够营造出鼓励改革,支持创新的氛围,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广大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教育改革相对于国家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依然落于下风,这当然是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规律所造成的,并非广大教师之惰造成的。当前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同样根据这一规律,通过新课改等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满足提高广大中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这一目标。

有位名人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以为然,同时也认为教师的职责并非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已知的越多,未知的就也越多,恐不敢有一人敢为人解惑。因此,我更相信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如何教”的素养,才能给学生一个了解生物学的平台,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去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培养自己对生物学的兴趣。而当学生学会了如何自主的去探究,去学习,教学的有效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而新课改的目标自然就会达到。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