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发布者:张霞     所属单位: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10-12    浏览数:0

面对新一轮次的课程改革,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数学课,成为摆在全体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教给学生知识,学生的主要职责是把老师教的知识如何学会,。这样教学的整个过程就变成了单一的教师教,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单向过程。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千篇一律的教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学生无条件的服从于教师的教,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不到发展。逐渐使学生变得惧学、厌学,最后导致辍学。

新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由原先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维教学模式。并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真正的体现在数学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去。那么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呢?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一堂课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快乐并能有所收获,能焕发出生命力的课,简单高效,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一谈我对此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意见。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成败的关键。

   1 教师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中一些知识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针对这样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从与本节课有关的生活实际谈起,然后我在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2 学生参与活动,从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何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从不愿学改变到爱学、乐学。一直是我教学中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我发现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教师再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数学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知识,内化知识、从而构建自己学习数学的知识体系,经过多次实践效果非常好。例如我在教《菱形》这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教学的。

活动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片,对折两次,折出一个直角,剪一刀,得一个直角三角形,把所得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一个四边形(教师可演示折叠过程)

问题1:仔细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它是一个怎样的四边形?

讨论结果:菱形

教学说明:由于小学学习过菱形,估计学生会立即看出,从而引出菱形的名称,然后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感受菱形的存在,再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国结、铁丝网、有菱形图案的图片、有菱形图案的衣服,再次体验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激发学生关心身边事物、仔细观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2:你能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吗?

学生活动,由平行四边形较短的边折叠到较长的边上,剪去不重合部分,可得到一个菱形。

问题2:通过上面两个活动,你认为菱形应该怎样定义?

讨论结果: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3 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的眼中,数学学科特别是初中数学,学生总是感觉高不可攀。其实我们认真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服务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教师如果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就会让学生不但不恐惧数学,反而会热爱数学、喜欢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注意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例如我在教《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教学

问题:寒假期间,小明正与几个同伴在结冰的河面上溜冰,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处冰出现了裂痕,小明立即告诉同伴分散趴在冰面上,匍匐离开了危险区,你能解释一下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由此实际的生活中的问题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二、精彩的提问是课堂成功的法宝。

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如果在提问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显,提问所含的信息量过小,就不会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更不可能进行拓展。如果提问的问题过于困难,就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那么提问就失败了。所以精彩的提问是课堂成功的法宝。

例如:我在教学《分式的方程》一课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1:试解分式方程100/20+v=60/20-v

为了解决本问题,请同学们先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

(1)回顾一下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去分母的,从中能否得到一点启示?

(2)能不能效仿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想办法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它转化成整式方程呢?

问题2:同样是分式方程,前面解的两个方程为什么没有碰到这样的困难?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什么也没有这些麻烦?

问题3:解分式方程如何检验?

通过这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操作到理性思考,层层深入,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会面对困惑,为了等待矛盾的出现,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发现矛盾,在相互辩驳中激化矛盾,形成思维碰撞,在反思、讨论以及教师的点拨、启发、推波助澜的过程中解决矛盾,提炼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与注意事项。

同时课堂提问要留下“空白”,所谓“空白”是指教师提问后,不要马上指定学生回答,应有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一些。另外,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留有适当的“空白”时间,然后在评论学生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三、巧妙的结束新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说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的话。那么恰到好处的课堂结尾,就能起到很好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穷的作用。它既能使学生把知识认知结构变的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同时又让学生在每堂课的结束阶段,仍然保持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因而课堂的结束对于整节课来说,非常重要,切记不要虎头蛇尾。

例如:我在教《菱形》第二课时是,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结尾的。

反思小结,提炼观点。,

1、知识总结: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四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思想方法总结:

1)菱形常用的判断方法。

2)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

1)悬念式的结尾,数学的知识一般都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往往是一节课的结尾,恰恰是第二节课学习新知识的开端。所以在一节课结尾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启发式、诱导式的问题,但不作答,使学生产生悬念。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味道。

2)问题式的结尾,本节课结束时,由教师设计出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所用的方法相关的问题,留给学生课下思考。达到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被学生有效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程度。

以上是本人在日常课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感悟,由于课堂教学艺术面广,灵活性强,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本篇谈到的只是其中的很小的的一部分。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做出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探索,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