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王雪听 发布时间:2017-03-07 浏览数( 0)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知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漫长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又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对识字产生浓厚兴趣并提高识字质量呢?怎样才能低段的语文课堂高效呢?为此,我经常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观看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中我也尝试了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语文课堂实践以及我课后深刻地反思,我觉得,低段语文课堂可以这样来进行设计:
一、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把生字放在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里,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相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再次识字。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避免了单一的教材识字,增强了其阅读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二、先学后教,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自学,他们完全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迁移的。开始放开手让他们去学,然后教师进行纠错、督促和检查。这样,岂不把教师从看似辛苦实则效果不大的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了。其实课堂表面的热闹和流畅说不准只是部分优生的“表演”,而后进生恐怕连合格观众都谈不上。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思考。允许和鼓励他们有不同的记忆生字的方法,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思考问题,激励他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同时,也要要求他们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很好的同别人交流讨论。这样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规范语言就基本上属于他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说到底,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所以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两个目标:使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且乐于识字善于识字;让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讲解式的教学法,容易抹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