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

发布者:木兰     发布时间:2016-12-19 浏览数( 3) 【精华】

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对被观察对象的一种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是智力活动的源泉。人们在进行观察时,不是无选择地感知对象所展现出来的一切,而是有选择地区分出其中对自己最直接、最重要、最有兴趣的东西。

观察力就是善于看出对象和现象的那些典型的、但特征又不很显著的能力。对于同一事物,观察力敏锐者,能比他人看得更多些,理解得更深刻些,因而能较快地看出事物的,虽不大明显却具典型意义的特征,亦即抓住事物的本质。简言之,观察力是一种看出对象本质的能力,也就是对当前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它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比拥有大量的学术知识更为重要。例如,

一、注重培养儿童观察力的重要意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儿童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者的重要品质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研究者都十分重视观察,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当有人要求如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为苏联生理研究所题词时,他写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字样,并挂在实验室作为座右铭;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CDarwin)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则更直截了当地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因此说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品质。

()观察力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

观察是儿童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儿童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都需要一定的观察力。如语文课中字形的分辨和作文中故事情节的记述、情境的介绍、景物的描写,自然课中的对物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认识等,都需要有认真、耐心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观察,就不能积累感性材料,也不能具有丰富的表象,因而不能进行丰富的想象,也不能进行抽象、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观察力是父母老师教育引导儿童的前提

父母或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活动中的多种情况等进行及时、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及时、高效地引导和帮助儿童,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学会做人。

二、怎样才能培养儿童的敏锐观察力

观察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有敏锐的观察力呢?

()观察要从儿童的兴趣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语说: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于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注意到它的不同方面。儿童有了兴趣,就会津津有味地进行细微的观察;反之,不感兴趣,“走马观花”,必然只能获得肤浅的印象。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亚历山大·家弗莱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之前,许多细菌学家都看到了同类现象,但他们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没有兴趣研究其中的奥秘,结果使他们都错过了科学发明的良机,因此要养成观察兴趣。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因为对于昆虫的观察到了入迷的程度,最后才成为闻名世界的生物学家。所以,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父母、老师首先要先弄清楚儿童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儿童喜欢活动的,有声音的,色彩鲜艳的,新奇有趣的事物,静止不变、色彩灰暗的东西,很难引起兴趣。父母老师在最初帮助儿童选择观察对象时,选择那些儿童感兴趣的东西,时间久了,儿童就会对观察产生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好习惯。

()儿童观察要做到全神贯注

观察要求:儿童观察者的随意注意十分稳定,以保证他能长时间地察微知著,耐心细致、“契而不舍”地进行观察。这是因为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除了其内部本质外,还有各不相同的外在条件和因素。一个复杂的事物往往涉及到极其广阔的领域,而且具有很长的发展变化周期,某种主要的现象往往稍纵即逝。因此,如果不能全神贯注,耐心细致地反复观察,是无法捕捉的。

 ()儿童观察时要避免错觉干扰

在进行观察时常伴随着错觉。错觉产生的原因来自观察者的主观臆想。司马懿看见诸葛亮城门大开时,想起诸葛亮一生为人谨慎,不致冒险,便误认为有伏兵而急令军队撤退,便是错觉干扰观察的例子。因此,科学家认为,观察时不要带框框,不要瞎猜想,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教会儿童正确的观察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儿童知识,不如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学龄前的儿童还太小,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视觉,最初的观察属于无意识的东瞧西看,要引导儿童学会观察,教给他们观察技能。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从简单的事物入手,由简单到复杂。如动物园里,鸭子、鹅、鸡有哪些不同呢?引导儿童先观察它们的整体外形,然后再头形、嘴巴、爪子等。

再如儿童总是容易弄错的“6”和“9”,就要教他观察两个数字的特征,尾巴向上的是“6”,尾巴向下的是“9”,再进一步观察,“6”像什么呢?9”像什么呢?可以和豆芽,还有蝌蚪联系起来。慢慢地就掌握了观察方法。

1、给儿童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父母或老师要给儿童明确观察任务,要使观察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保证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上,必须预先规定观察任务。

幼儿园小班的儿童不善于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如果老师只提出“认真看”“仔细看”之类笼统的要求,收效并不大。只有老师细致具体地引导,比如问“这是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做什么—想什么—是怎么做的—人物面部表情如何—动作形态怎么样—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等,才能使儿童的注意指向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给儿童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不是要求儿童由一串细小题目循序渐进……按规定路线行进……走向目标,实现老师控制具体过程,而是要求老师重视儿童自己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儿童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自己发现、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这一过程对儿童的发展有多方面的意义。

父母和老师要给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让儿童知道要观察什么,知道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让儿童的观察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布置给儿童明确的观察任务,会增强儿童的观察兴趣。

2、指导儿童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为了使观察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使之达到全面、细致、清晰、深刻,必须预先制定观察计划。

父母和老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儿童主动地自己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发展儿童观察的主动性,而不是处处依赖父母、老师的引导。开始父母或老师可以先提出总的要求,让儿童自己设计观察步骤,然后再过渡到儿童自己独立地提出目的、任务,并进行独立的观察。

观察的计划是要明确为什么观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察什么等问题。观察的步骤对整个事物来说,是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而对各部分的观察也要有一定的步骤,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精确、细致的观察。这样有计划地训练,才能大大地促进儿童的观察力。

3、指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对一个事物要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认清它的真面目。只从一个角度观察,一点论看问题,无异于盲人摸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明了这一点。有时,从别的领域向自己所探索的这个领域进行观察,反而可以看到埋头于本领域时所看不到的奇光异彩。

4、指导儿童注意观察事物的微小细节方面。观察的精确性是观察力的重要品质之一。只有观察精细,才能发现细微差别,以及隐蔽的特征和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

细节贯穿生活,最伟大的生命往往是由最细小的事物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的,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许多科学发现都起源于对细节的观察,但粗心的人往往却忽略了细节。

 5、指导儿童通过多种感官培养观察力。引导儿童用身体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体验感受外界事物,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要把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结合起来,做到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体、嗅其味。在足够安全的前提下,不妨让儿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敲一敲,听一听,尝一尝。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丰富全面的信息,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将观察到的事物的具体的个别对象,经过思维分析、综合,进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观察时,要边看边想。如果只看不想,就不能分清主要和次要、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

6、指导儿童学会全面细致地比较观察。“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即在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在似乎无关的事物中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和相互联系。例如,儿童在学习三角形时,老师引导儿童观察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并进行比较。结果儿童发现,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构成的,任何一个矩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的,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看成是平行四边形的二分之一,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看成是矩形的二分之一。这样通过比较不仅便于理解和记忆,也促进了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7、指导儿童在进行观察时要运用语言。语言具有概括性。语言这种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参与观察,有利于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同时通过语言活动,还可以把所观察的结果保存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

8、指导儿童通过游戏培养儿童观察力。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是:找不同、走迷宫、玩积木拼装游戏。这些游戏既锻炼儿童观察力,还可促进亲子关系。每个儿童都可能成为天才,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父母和儿童长期观察的积累,以逐渐提高儿童的观察力。皮亚杰说过一句话“儿童看到、听到的新事物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

三、平时要加强对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从三岁开始,就要注意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就会很轻易的观察到周围环境中细微的变化,及被其他人所忽视的东西。他的脑子里总是会有源源不断的十万个为什么?比如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呢?天空为什么会有闪电?肥皂为什么不能吃?风为什么能发电……

父母经常被他提问的晕头转向,父母的确不是万能的,我们得从书里寻找答案。

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从观察开始。尤其在美术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画画好的儿童往往观察能力大多比较强。

经过训练的儿童,观察事物时比较敏锐、正确、细致、完整,对形体区别的判断、明暗的感觉、空间关系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会逐步加强。

()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处处皆学问”,身边任何事物都可以拿来当做观察的例子,观察它的形状、材料、用途,我们要善于引导儿童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做学问。

家里的任何物品都是儿童的研究对象,儿童好奇水为什么没有颜色? 植物为什么和人一样也要喝水?手机为什么能打电话,还能看到人?

 ()鼓励儿童多提问勤动手

面对儿童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不论多么荒诞离谱,我们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保持冷静与耐心,你可以不知道答案,但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表现出厌倦烦躁,粗暴制止。否则不经意间,你会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要让儿童明白,我们还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寻找到答案。

 ()创造开阔儿童视野的条件

见多识广,见识多了,自然心胸豁达,视野开阔。不仅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儿童观察力的发展。据研究显示,观察力的高低与儿童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给儿童买一堆的玩具闷在家里玩,不如带儿童出去转转。这是提高儿童观察力的最佳时机,儿童自己的感受远比书里看到的,父母嘴里说出来的更加印象深刻。

 ()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

观察依赖于知识贮备。如果儿童对要观察事物缺乏必要了解,就不知从何入手进行观察,也不能引起儿童观察的兴趣,从而影响观察的效果。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它。因此,父母和老师组织儿童观察或参观之前,要向儿童介绍相关的知识。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才能达到深入了解的目的;否则走马观花,收效不大

四、观察结束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观察前就要求儿童记录观察结果,不会写字的儿童可以用口述或绘画等。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儿童观察的积极性,使观察更仔细、认真,观察更真实、可靠,还有利于巩固观察结果,便于儿童在观察后对观察结果的反复思考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促进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二)用语言描述或表现观察过程

儿童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表现观察结果,将自己观察到的用涂鸦的形式表现出他的新“科研成果”。

对于较小的、还不认字且不会写字的儿童,这种“观察记录”可以是随机随性的,用儿童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让他讲给父母或老师听,既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述能力,又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习惯。

() 鼓励儿童观察后进行实践

在观察过后,儿童总想再试一试。要鼓励儿童搞实验发明,比如种花、种树,养小昆虫、小动物,还有一些在成人眼里不可理喻的所谓的实验,尽管这样可能会将房间搞得一团糟,但那是儿童在做实验的瓶瓶罐罐,千万不要生气训斥,得把火强压下去,否则你可能扼杀了一个瓦特或爱迪生。

 ()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此,观察不能只从静态的角度进行,还要从动态的角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跟踪观察,才能掌握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这就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持之以恒地观察才能做到。

另外,持之以恒的观察,还能够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对儿童观察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这一点比观察本身的收获更为重要。

 ()父母或老师要帮助小朋友写观察记录

养成随手写观察记录的习惯。俗语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于遗忘是人的本性,所以不要指望靠儿童记忆来保存观察结果,父母或老师要利用随时记录来及时整理和保存儿童的观察结果。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