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浅谈“幼儿一日常规对生活的重要性”

2016-12-01 发布者:张伟     浏览(0) 【精华】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为此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怎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健康呢?我们首先要给孩子提要求、立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园确实如此。

一日常规教育离不开保教结合,同时,也离不开家园共育,尊重幼儿、体成人与孩子的平等。

幼儿园一日常规的重要性。

常规培养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日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

2、一日常规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

3、一日常规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4、一日常规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通过带班的经验,我在教育幼儿时对幼儿常规有一些见解:

户外活动常规:

1、让幼儿学会听老师的指令,看老师的手势。知道老师的各种手势的作用,如:招手是让小朋友来站队,让幼儿知道握拳头是让幼儿安静。

2、让幼儿学会排队、有秩序地进行各项活动,如;上卫生间、洗手、喝水学会不推、不挤、一个跟着一个走。要求幼儿有秩序地上、下楼梯靠右行,手扶(栏杆)上下楼梯、不跳台阶、不插队、不攀爬扶手和栏杆。

3、让幼儿学会站队时小手拉衣服和小手拉小手,小手搭肩等。

4、要求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不乱跑,先下楼的小朋友站定等老师和小朋友、不离开集体。

5、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提出玩的游戏规则,玩之前向幼儿提要求,让幼儿听到老师的哨声后迅速地来站队,在老师固定的范围内玩耍,不离开集体和老师单独行动。

用餐常规:

1、教幼儿懂得不挑食、吃饭时不撒饭粒、不剩饭菜。养成幼儿从小不挑食的好习惯,知道不挑食就会促进营养的均衡。

2、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勺子、碗和餐盘,知道一手抓勺子、一手扶餐盘(右手抓勺子、左手扶餐盘或碗)一口米饭一口菜地去吃,知道怎样去端碗(两只手一起端碗)。

3、养成饭后散步的好习惯,教会幼儿散步时不乱跑,慢慢地走,帮助食物消化。

卫生常规:

1、让幼儿知道每天来园以后必须用香皂洗手、洗手时不玩水、不玩香皂泡沫、不跳卫生间台阶、不在卫生间和活动室内跑跳。

2、教育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吃完饭后擦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把擦嘴后的纸扔到垃圾桶里、不随便仍垃圾学会爱护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

午睡常规:

1、不带小玩物上床,迅速盖好被(毯),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听完故事安静入睡。

2、教会幼儿午睡时脱衣服、脱裤子、脱鞋子的方法,并且要求孩子把床上一头的被角掀起来坐下来脱衣服,并且把衣服和裤子叠起来整齐地放在脚下面,把鞋整齐地摆放在床底下,起床时有序地穿衣服(穿衣服的顺序:穿上衣——穿裤子——穿鞋。脱衣服的顺序:拖鞋——脱裤子——脱上衣)。

3、早醒幼儿可进行安静活动,不出声响,不影响别人。

集体活动常规:

1、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时有事情学会举手、不乱喊乱叫,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要求幼儿每天起床以后有秩序地排队上卫生间、洗手、拿椅凳,并且要求幼儿坐椅凳以后把椅凳藏在桌子下面或者送小椅凳回家,教他们学会拿椅凳的正确方法,一手扶椅凳背、一只手扶椅凳面,不把椅凳高高地举在头顶和别人的头顶。让他们知道那样的做法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集体活动时也给幼儿提要求:要求幼儿举手、大胆地发言、活动中不大喊大叫、不乱弄别人的衣服、不抓别人、不咬别人、不随意离开座位,要求幼儿坐时小腰立直、小脚并拢地坐椅凳等,养成良好的坐姿。玩完玩具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来的位置。

来园、离园常规:

1、幼儿离园时要求幼儿不跟陌生人走,听懂老师的话,老师叫到谁的姓名谁才能出队和家长回家、不向外冲。

2、要求幼儿每天早晨来向老师问好,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再见,下午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问好,离园时给老师说再见。

通过上面的几点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内容:

一、 一日常规教育离不开保教结合。

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育和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教师和保育员老师虽然有分工,但保与教的工作不能截然分开,应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共同对幼儿负起保育和教育的责任,在一日常规教育中促进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二、一日常规教育应当尊重幼儿,体现平等。

以往幼儿园各班的常规是老师片面决定强加给幼儿的规范,实施中教师、保育员常凌驾于常规之上的。往往缺乏民主性、合理性和平等性,即使幼儿遵守规范,也是出于无奈和害怕惩罚,是消极的反应。老师对常规教育的实施不是靠赏罚,而是让幼儿明白要遵守的理由,以提高儿童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并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修改,让特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的。如:解决幼儿乱仍玩具的问题时,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孩子们讨论“玩具宝宝为什么生气了?”这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规则,进而养成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的习惯。正因为是孩子们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所以能真正为幼儿所接受。

三、一日常规教育应支持和引导幼儿活动,促进发展。

幼儿的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己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

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长股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将日常生活活动环节变成一个个更温馨更快乐的实践活动。如午餐前会由“值日班长”组织用玩游戏时的方式有序地进入洗手环节,等待的孩子会将各种手指游戏玩的很投入,有时还会将从父母、朋友那儿学来的新游戏进行展示。餐后收餐具,漱口、擦嘴、擦鼻子等一系列活动都在“值日班长”的带领下完成。这样不仅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老师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孩子,进行个别指导。

四、利用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

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时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应把隐性常规作为常规教育的内容设置进去,使之与幼儿相互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幼儿好的习惯。

1、墙饰中的隐性常规。

如:通过墙饰的创设形成一定的氛围,在楼梯上贴小脚印,提醒幼儿一边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吸收的顺序图让幼儿按照顺序进行洗手等。

2、区域活动中的隐性常规。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划分合理的活动区域,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如:科学探索区、自然角、手工区、表演区、游戏区等;用不同胸饰设定各区域内的人员;将与幼儿一起设定的区域规则形象化、具体化,养成幼儿物品用后归位的习惯和学会自我整理的能力。

3、活动材料中的隐性常规。

我们为幼儿提供可支持的丰富的活动材料,同时将活动操作的规则、玩法用图标的形式展现,让幼儿的活动顺利进行,便于形成秩序。

五、家园共育也是幼儿一日常规教育的重要部分。

幼儿园的保教结合和家园共育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有着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上卫生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做到家园同步,才能使常规教育持之以恒,产生更大的作用。

在幼儿园,孩子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准时睡觉的好习惯?原因就是在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强化激励作用。作为老师,要及时了解家庭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家庭提出不同的常规指导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经常给家长朋友们宣传、知道幼儿园对幼儿的激励办法,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中教师应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营造和谐的保与教大氛围,相互督促、相互指正、相会沟通,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让幼儿健康茁壮成长。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可见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