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撰写“活力课堂”教学案例 作业周期 : 2021-11-23 2021-12-03

中学语文班

作业要求:

请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一则。要求:1.体现“活力教育”的教学追求;2.符合教学案例规范;3.字数不少于800字。

发布者:许峰

撰写“活力课堂”教学案例

提交者:学员李锦梅    所属单位:太仓市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21-12-02 17:05:06    浏览数( 11 ) 【推荐】 【举报】

一场秋雨一场情

——浅谈借境与造境点亮作文活力课堂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二稿作文,点亮课堂

我们学校语文组有个优良的传统,备课组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作文。于是初二上学期十月初我们进行了第二次作文《      真不容易》的写作。那天走进教室我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不容易”:父母做一顿好吃的饭菜不容易,学生考试要考个高分不容易……我们遇到过陡峭的山崖,也见到过美丽的彩虹。但在我困难的时候,亲人和朋友却显得那么可贵。也因为有了他们的鼓励,我们才能走过这些山崖,才能不被虚幻的景象迷惑。收拾好记忆的行囊,继续与他们一同前行,继续走过风雨,遇见彩虹。请以“    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同时也在PPT上打出以上提示。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一个“真”字,“真”是历尽坎坷后的豁然开朗,因而要写出一件事的困难和细节,选材比较宽泛,学生也有话说。指导之后学生一节课轻轻松松就写好了,看着他们笑逐颜开地脸,我以为这次作文应该佳作不少。可批完两个班之后,令我大失所望,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共性问题:(1)选材雷同,缺少真情。要么学习真不容易,无病呻吟之类的作文;要们中国真不容易,大空无物之类的作文;(2)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丰满。(3)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缺乏创新精神。(4)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我打算让孩子们写二稿,二稿肯定要比一稿有所提升,要怎样提升学生的这次习作水平,我苦思冥想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上天好像有意要眷顾我,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那天早上秋雨说来就来,它把城市洗得干干净净,也淹没了很多道路。这场滂沱大雨一直持续到放学都没有停的意思。上完最后一节课,该放学了,我撑起伞像校园门口慢慢走去,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了:校门口密密匝匝地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各种颜色的伞连成一片,形成了伞的海洋。外面大雨滂沱,有的家长浑身都湿透了,有的家长还穿着短袖在雨中瑟瑟发抖。尽管如此,却丝毫没有挡住家长等待的脚步和凝望的眼神,在孩子的成长中,要多少天这样的等待,才能等到孩子的长大成人,等待是幸福的,也是不容易的。秋雨如注,暖流涌动,我被眼前的景象感动了,“咔嚓”一声,用手机记录下了难忘的瞬间。这不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吗?

第二天,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真是“无巧不成书”。刚上五分钟,突然外面传来“噼噼啪啪”的响声,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外面,又下雨了。我灵机一动,停下正在讲的内容,对孩子们说:外面秋雨如注,下面请大家观察5分钟,调动视、听、触等感官,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眼中的秋雨。孩子们被我突如其来的想法炸开了锅,不过孩子们还是挺感兴趣的,没过多久,便进入了观察状态。15分钟之后,就出现了一大批不错的写景片段(选取其中四段):

1)田晴朗同学:“哗啦哗啦”,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上课的我把目光投向了窗外。雨水打着树叶发出“啪啪”响的声音,好像在唱一首铿锵有力的歌曲。有些发了黄的叶子,禁不住拍打,被打落到水坑中,转了几个圈儿,顺着水又漂向了远方。天空阴沉沉的,我的心也开始惊慌起来。

2)潘宇哲同学:近几天来,天气总是阴沉沉的,像林黛玉多愁善感的面容,让人捉摸不透。而今黛玉又哭泣了,先是滴滴小雨,酝酿着忧思愁绪,然后便是倾盆大雨,禁不住嚎啕大哭。望着窗外如丝绸般笼罩视野的雨幕,我不禁发起了愁,没带伞的我,怎样回家呢?

3)傅蕾同学:雨从早上就一直下着。天上云压得很低,仿佛马上就要掉下来了似的。还在下午,天就已经暗的可怕了。雨水,将灯光、树叶、高楼都混和在了一起,朦朦胧胧,一时间忘记了自己在哪里。我心头与外面一样压抑,这么大的雨,能回得了家吗?

4)施蕾同学:打开窗户,豆大的雨水随着风袭来,像是要吞噬了大地,可它还是有魔力般的吸引着我。清新的芬芳随着泥土的飘香扑面而来,那意蕴仿佛诗歌般凝练优雅。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份东坡的豪迈,三分陶潜的淡泊,三分李白的旷达,三分纳兰的心绪,凑成何等的惬意,再来倾听这自然的雨声我的思绪随着这雨水的冲刷,又回到了那一晚。

还有很多优秀片段,不一一赘述,下课后,我将二十篇写景佳作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让大家继续品味学习,以激励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第三天,我见时机成熟,语文课我的开场白是:昨天大家描写秋雨写得不错,也出现了很多佳作,那么在秋雨中有没有发生令你感动的场景或事?问题抛出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能回答。我顺势打开PPT,放出雨天拍的校门口照片和网上下载的《最帅爸爸的背影》。当两张照片占满整个白板时,我声情并茂地说:“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有多少次这样暴风雨中的等待,他们毫无怨言地静静等待最熟悉的身影出现。这样的等待,这样的爱我们却熟视无睹,理所当然。”教室里鸦雀无声,有的孩子眼圈红了,有的孩子低下了头……(5分钟后)我接着说:“大家此时此刻是不是很想写点什么?很想表达些东西?请抓住动人细节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和体验吧。”周三下午正好两节课连上,很快就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作文。

升格作文1:            等待真不容易

太仓市实验中学  初二(9周张城

    秋雨随着老照片般的微微泛黄的树叶一起落下,滑过树梢,滑落在一顶顶静默等待的雨伞上,滑进每个人的心中……等待真不容易。

    下了一整日的秋雨丝毫没有懈怠的意思,宛如接连散落的珍珠,轻盈地打落在地,晕出一朵朵绽放的小水花。放学时分,那雨愈发令人琢磨不透,霎时间,天空与大地似乎形成了一幕幕水帘,雨落得令人心惊。教室内,同学趁着最后一点放学时光,与同伴谈笑风生,看着那雨渐渐下大,便想着等小一些再出去,而校门前则是另一番风光。撑着伞的父母,逐群挤在校门口,时不时踮起脚张望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出来,焦急的神色映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

    天空渐渐被墨黑色晕染,丝丝秋风也将城市中这点余温吹散,雨水也趁着这夜色的降临更加地肆无忌惮,唯独校门前的一把把雨伞仍绽放着最美的姿态。家长们的衣袖和裤腿早已被雨水打湿,湿漉漉的黏着皮肤,鞋子也都变了色,甚至走路也能感受到湿袜挤出来的水,长时间撑着的手臂也渐渐麻木,但眼神仍一刻不停地盯着每个出来的孩子。眼看着教学楼的灯光一盏盏的熄灭,仍在等待着家长更加焦急,生怕和孩子错过而让他们淋到了雨。地上聚集的滩滩水洼,空中飘落的纷纷大雨,校门口的每把伞,雨伞下每个等待着的身影……

    其实人生就是个等待的过程,从小到大,你的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等待。他们静静地等,从不抱怨什么,为的只是那个转角的最熟悉的身影。他们已经等待够久了,待他们步履蹒跚时,你是否还会如当初他们等待你一般,耐心的等待那位背已佝偻的老人呢?

    橘黄色的灯光,照耀着丝丝落下的雨滴,伞未离,人不散。等待,真不容易……

二、反思总结,自我提升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对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我们怎样才能打造出一节充满魔力的高效作文课堂呢?

我们老师经常在上课的过程中,习惯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境更多是有意设计的结果,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请君入瓮”的意味。这时,这种“造境”所达到的效果就弱化了很多。学生对作文本身就有疏离感,一提作文就头疼。如果仍旧一成不变地采用“造境”的方式来上课,可能效果就会很差。比如:我在学生一稿前的指导就是为写作而“造境”,人为痕迹太明显,正因为这样,并没有将孩子点穴引导到位,导致写的一稿没有真情实感,假大空。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个问题,我在作文二稿时尽可能采用“借境”的方式,也就是充分利用任何一个可能的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情境,来引入作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二稿时,恰逢一场秋雨,我巧妙“借境”,引导学生观察秋雨、描写秋雨、不经意中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秋雨中焦急等待的父母,捕捉平时关注的细节进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和体验,最终写出了一篇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真文章。这样的“借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从心理上更自然地进入到写作状态,水到渠成地发挥出最佳水平,最终达到王国维的境界说:真感情、真景物之真表达,无“隔”之感。

当然,这个“借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远比“造境”要困难。因为“造境”是固定的,可控的,而“借境”则是随机的,不可控的。显然,“借境”需要老师有更多储备,要像魔术家的帽子一样,随时随地地变出奇妙的东西来。为了能更好地“借境”,平时我会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储备。比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这些是在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我就会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用经典可以做怎样的深入解读,我也会有意识地积累。在这些“境”发生的时候,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不经意之中讲给他们的,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实际上是老师长时间有意识积累的结果。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师应该以其特有的职业敏感度走在学生的前面,重视反馈、及时调整、智慧纠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点穴研读,引领学生品味文本深处的美,培养学生深思而慎取的品质。从而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课堂环境,新奇、愉悦的审美体验,带领学生走进情浓意美的语文世界。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12-03 13:52:4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