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双减政策下的语文单元备课 浅探

发布者:高晓霞     发布时间:2022-04-16 浏览数( 0) 【举报】

“语文主题学习”理念强调教师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书,教师少讲,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压缩教材学习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给孩子们阅读,实现课内海量阅读,既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又使课外阅读更有效。因为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因此,遵循教材的编排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一册书、一组教材、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把一组教材看作一个整体,捆绑式单元授课,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抓住了文章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能力的提升更具层次性和系统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备课,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经过实践、讨论、研究,探索出了以下单元主题式备课流程及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文本解读

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没有深刻精致的教材研读,就一定没有好课。因为语文教师连教材都读不好,读不懂,那是不可能上出好课来的。”钱梦龙先生这样说:“为了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我备课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文章,而是自己怎样‘读’文章。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诵,或默想,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所谓‘教’,也不是把自己已经认识的东西全盘端给学生,而是着重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思路、方法和心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到阅读中去理解、品味。我发现,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由此可见,教师解读文本多么重要!

(一)素读文本,解读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这里的“善于读书”绝不是拿着教参和其它资料的“对照阅读”,而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文本素读”。因此,“素读”应是语文教师备课的起点,是教师备课中最初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素读”教学观倡导找出散布在作品中的关键词,探寻这些词语在作者语言体系中的特殊含义。从语言最小的单元——词,到语句,到段落,到作品的节奏,逐一加以推敲,最后再把它们重新组合到一起,最终重新建构整个作品。备课时,我们首先要求教师进行文本素读,关注教材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读出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也就是弄清楚文中有什么,然后分门别类梳理教学资源:

 字词类——单音节、双音节、四音节等;

 修辞类——夸张、比喻、拟人、排比、重复等;

 文体类-——说明文、散文、记叙文等;

 写作技巧——顺叙、倒叙、插叙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文学知识——作者、背景等。

参照研读课文的“基本水准”:1、认读理解字词;2、说清段句、句句之间的关系;3、简要概括文意;4、头脑中复现文中情境或人物形象;5、独立为教材写解说;6、提炼文中几个关键问题;7、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像学生一样尝试概括、做批注,读出文本最有价值的内容(最值得教什么)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学生最应学习什么)。

(二)查阅资料,归纳总结。

在文本素读的基础上,再查阅、借鉴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对文本解读后总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活动一:制定单元目标

根据课标:(具体参见学段目标)
    根据学情:学生未知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生未发现的
    根据教材:选择教材最有特点的内容

活动二:找准语用点

1、从导语中寻找“语用点”;

2、从课后题中寻找“语用点”;

3、从文中泡泡语中寻找“语用点”;

4、从语文园地中寻找“语用点”;

5、从课标中寻找“语用点”。

活动三:确定主题

语文教学的“双主题”,指的是“内容情感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主题”。通过活动二和活动三,我们确定了本单元的主题。

活动四:确定课型和课时数

语文主题学习,主要有以下六大基本课型:单元预习课、精讲悟法课、略读实践课(读写结合课)、阅读拓展课、综合实践课、习作表达课。

活动五:制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活动六:设计每课时的教学流程

根据课型和课时数主备教师各自设计自己所承担的备课内容,设计中注意突出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做到每一环节都为教学目标服务,一课一得,扎实有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亲可爱动物·习表达方法 ——四下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以“作者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三篇精读课文、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和语文园地三部分内容。

 一、首备单元导语

    (一)备什么?

  1.理解单元人文主题思想。

 插图和人文主题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人与动物同乐的画面,亲切自然、和谐美好。从这里我们能理解到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对动物的热爱与歌赞,像朋友一样和他们嬉闹玩耍,获得快乐的成长体验,培养向真向美的心灵。

  2.找到语文能力点。

 从语文要素中提取习得的重点是体会如何表达思想情感,并能用学到的方法独自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体会如何表达思想情感”的要素侧重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是方法的提炼。本单元选编的3篇课文和课后链接里的作品主题思想统一,情感基调一致,教师备课时要紧扣这两点,并关照学生自身与现实生活,整体把握教学。

   (二)要落实什么?——导语具体分析

 1.导语与课后习题

 梳理发现,统一要求都是体会“表达情感”,但是每篇课文表达情感的方式又不一样。老舍的《猫》,习题一先引导学生围绕情感“可爱”默读课文,同时梳理两层主要的意思“古怪”和“淘气”;在此基础上,习题二要求会举例说明猫是如何古怪和淘气的,在作者平实亲切的语言中,很容易找到这些生动有趣的实例:第一处——古怪,通过一系列看似矛盾的事情,前后对比表达喜爱;第二处——淘气,通过一系列关键词句(动词、拟人句)具体地表达喜爱。习题三“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要求学生通过品读升华体会作者喜爱猫的情感。

《母鸡》和《猫》出自同一作家之手,但表达情感的方法不同,老舍在写“母鸡”时的笔法更细腻。第一题有两层意思,一要求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态度变化的句子(首句“我一向讨厌母鸡”,尾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二要求“说出变化的原因”,作者是用一件件生动平凡的小事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的,这点和《猫》的表达是一样的,即都用“事实举例”描写特点、表达情感。第二题很特别,从用词的严谨、精妙方面在现表达方法,加深对母爱的歌颂。第三题,是比较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直接承接语文要素的要求。

《白鹅》,习题一把表达方法聚焦在语言特点方面,丰子恺行文善白描,但字里行间却不失幽默风趣,第一个习题这样设置,意在初步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情感。习题二,从“高傲”的性格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学习体会,渗透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习题三,学法指导更具体,通过“对比、说反话、拟人”等描写方法品析典型例句,从中体会作者灵活多变的表达方法。

课后的阅读链接,作为阅读扩充资料,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中外不同名家, 在写可爱的动物时,写作的角度、语言的特点、表达情感的方式灵活自然各有不同,但作者无论如何组织语言,表达目标是相同的——对动物喜爱的情感。可以看出,课后每个习题的编排,紧扣语素铺开,层层递进。 

 2.语文要素与泡泡

语文要素也藏在文中泡泡的提示中。本单元有两处,分别在《猫》和《白鹅》中,提示我们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体现在这些关键词句中,教学时不能忽视。

  3.导语与习作

本次习作编排情景作文,从习作要求的提出——如何完成——如何评价,每一步都围绕导语设计,始终把如何表达情感的能力点和人文情感的熏陶渗透放在首位。这种编排与前面精读课文中语用的学习一脉相承,《猫》《母鸡》《白鹅》的作家也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我们介绍他们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在平实有趣的语言中表达自己独到的情感。

 4.导语与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得内容,重点分析两处。

“交流平台”直接揭示本单元要习得的重点,是学法的总结。它紧扣语文要素,将千姿百态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聚焦于“明贬实褒”这种方法。教材借三个小孩的对话,用孩童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明贬实褒”,这种渗透方式通俗易懂、富有趣味,使得孩子们在不经意的交流讨论中就能感受到这种表达方式的特别之处。

 再看“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从褒贬词语的积累中学表达;第二题,标点符号处亦是情感的表达,先学后仿,习得表达方式;第三题,不同的语气词也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此三个任务都是细节性的总结,皆为“如何表达情感”服务,学练结合,紧绕语文要素进行。

从单元导语到课文、习作、语文园地,遵循了在教读课文中学表达方法、在习作中用表达方法、在交流平台中总结表达方法的认知规律。有起点,有终点,有层次,有提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紧紧凑凑,让老师教得清清楚楚,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这样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过程扎实,真正能做到一单元一得。

 知道了这个单元要教什么、学什么后,就是如何去做的事了。

如何落实?——具体教学建议        

(一)依导语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将单元导语结合具体篇目,可细化每课的教学目标。如:

(二)用导语设计教学      

(三)在确定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情预设具体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更有效有趣。

1.巧借导语导入

 为了加强课堂导入和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可以利用单元导语来导入。

2.参考导语设计过程

语文教学是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体悟的综合体,老师们在教学课文内容时,一要抓导语中语素的学习,强化学生对要素中知识能力的习得;二要引导学生,感悟导语中人文主题蕴含的情感,每堂课的教学要把这两者综合在一起,灵活应用才好。

预设:

 有些同学找出“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这部分,老师该如何引导学习呢?可以先通过朗读和分析,引导孩子们会发现“说它…吧…的确…,老实、乖、贪玩、尽职”这些看似矛盾的句式和词语;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孩子们感受作者故意写得这样矛盾的原因,就是源于对猫的喜爱啊。明白这点,最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语素要求朗读,在读中品这种特殊的表达、在品中悟这种喜爱的情感,在反复品读中就能体悟作者表达方式和表达情感的统一

预设:

   (在学生学习交流后教师总结点拨)

 师:正如你们所说,这真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无私、爱子如命、无怨无悔……的母鸡。难怪作者要用这样的好词来形容一只普通的老母鸡。会思考的孩子就会发现,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了生活事例,多次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可亲可爱的母鸡形象。作者此时仅仅是喜欢吗?

 生:不是的。是无尚的赞美、敬佩。

 师:所以才说——

 生:“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后,请你再读两遍,读出你对母鸡的喜爱和敬佩。

 这两个片段教学,前半部分重表达方法的引导,后半部分重表达情感的体会。这样设计,有学法的指导,有情感的体悟,逐层推进,能力与情感同生,实现“语素”与“人文”的融合。

 清楚了怎么教,就知道教得怎样、到了什么程度,最后老师们就可以对照导语反思教学了。

 综上可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住”导语“这根“发”,就能指挥好整个单元的教学。老师这样有头有尾、干干练练地教,学生就能有始有终、明明白白地学,就能获得真正的“一课一得”。由课及单元,由单元及整本教材,以此推进,日积月累,师生都会实现最本真的成长!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