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郑风云研修日志《秋天的怀念》说课

  发布者: 郑风云    所属单位:郾城区第一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22-10-12    浏览数( -) 【举报】

《秋天的怀念》说课

郾城实验中学 郑风云

一、 说教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本七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本文语言朴素、真切,写出了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等问题。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

三、教学目标:

本文可教的东西有很多,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由对比突出母爱的无私,几次写菊的运用,对题目中秋天的理解,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和梳理……教什么?怎么教?几经思量,我决定从单元目标入手,围绕课后习题设计教学,重朗读,细品读,体会情感,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梳理感知文章内容。

2、抓住细节描写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母亲形象。

3、领悟深沉的母爱,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感悟生命的意义。

方法:结合语境、抓住词眼、赏读对话

在感恩中理解爱,在感动中树立“好好儿活”的信念。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细节描写,理解母爱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情感浓重的作品应该重在阅读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对作品阅读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我综合运用分角色朗读、品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同时运用填词法咀嚼语言,感悟真情。在整体阅读中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同时也灵活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生平。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情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只言片语中溢满亲人间真挚动人的感情。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一起,走进深沉而又略带伤感的亲情故事——《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二)考考自己,扫除障碍

• 瘫痪 暴怒无常 捶打 诀别

• 憔悴 央求 侍弄 整宿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 淡雅 高洁 烂漫

(三)感知文章内容,确定感情基调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从“母亲”和“我”两个方面感知文章内容。

1-2段母亲提议推着双腿瘫痪的我去看菊花,我愤怒地拒绝了。

3-4段:母亲又一次提议去看菊花,我勉强答应,却未能成行。

5-6段母亲溘然长逝,我悔恨不已。

7段:带着母亲的遗愿,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中,作者追忆了自己瘫痪后和母亲去世前的一段相处时光,母亲隐瞒了自己早已病入膏肓的实情,仍旧无怨无悔地照料、抚慰脾气暴躁的儿子,留给了作者无尽的遗憾。读来感人至深。整篇文字表达的是一种回忆、怀念、忏悔的情绪,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而内敛。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老师注意到,咱们的语文书上配了一幅史铁生的插图。插图中的史铁生笑得那么阳光,那么灿烂,感觉和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太一致。那书上的插图配的合适吗?同学们怎么看呢?请同学们以看菊花为线索,自选角度梳理我的变化。

(四)走近史铁生 品读我的变化

(五)学生发言,归纳小结:

A、我是否去看菊花角度

愤怒拒绝——勉强答应——欣然前往

三次看菊花分别是:第一次,母亲提议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第二次,母亲又一次提议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第三次,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

梳理一下我的变化第一次,我愤怒地拒绝了,文中明确写道“不,我不去!”第二次,我勉强答应,文中写道“好吧,就明天。”第三次,原文没有提及,但是从后面作者的感受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我应该是欣然前往的。由第一次的愤怒拒绝,到第二次的勉强答应,再到第三次的欣然前往,我们看到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一点点的发生了好转,内心在一点点的愿意接触外面的世界。

B、从我对母亲的态度的角度来分析:

忽略母亲—体谅母亲—铭记母亲“要好好儿活”教诲,怀念母亲

从最开始的忽略母亲,到能有意识地体谅母亲,再到能铭记母亲“好好活着”的教诲怀念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也能够不断地从母爱中汲取力量的史铁生。

C、从我对美好事物的态度的角度:

难以接受——无所谓的——欣赏   

由破坏美好的事物到对美好事物的无所谓,带到能由衷地欣赏美好的事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阳光、越来越积极的史铁生,看到了从内心里微笑的史铁生。

D、从我对生命的态度的角度来分析我的变化:

自暴自弃——比较积极——积极向上,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五、品味细节 感受母爱

是什么使自暴自弃的史铁生最终能沉着淡定、自信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生活呢?

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是母爱的力量,是母亲对史铁生的爱,是母亲对生活的态度,支撑着史铁生的后半生,照亮史铁生的后半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母亲的形象,请同学们选择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段文字,圈点勾画描写母亲的词句,分析母亲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屏显)

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那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从中感受母爱的力量。

细节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 看着我。

细节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 活......”

细节3: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态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在“我”答应去北海看菊花后,心中十分的喜悦,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母亲很怕自己不当的措辞会刺激到“我”,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

  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词,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我”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

从第三段赏析入手,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抓细节,由絮絮叨叨地说到忽然不说,悄悄离开。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包容、细心、耐心、无私坚忍的母亲形象。引导同学们分析一下其他的段落,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形象。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临终,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的一双儿女。没有看到女儿成年,没有看到儿子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说完的话,是满怀的牵挂。这是一个不幸的母亲,不仅自己身患绝症,风华正茂的儿子突然双腿瘫痪。这是一位慈爱坚韧、细心耐心、无私无畏的母亲,面对儿子的暴怒无常,自暴自弃,他忍受着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完全忘我地付出着;这是一位有远见的睿智的母亲,他让儿子明白,人不应该只是活着,还要正确面对自己有缺憾的生命,让生命焕发光彩。她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什么是好好活,他用自己的生命铺就了儿子的心灵成长之路!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在这样伟大的母爱的滋养下,饱受磨难的作者终于走出自己生命的低谷,拥抱未来

品读菊花:

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的要带儿子去看菊花?

诗歌中菊花

象征高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象征恬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象征坚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象征着气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象征乐观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菊花绽放于万物凋零的深秋时节,以它敢于傲霜斗雪寒的精神激励着无数文人墨客。菊花也因此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当然也包括史铁生,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史铁生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走进了自己生命的秋天,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秋天的心境。文中写菊花红、白、紫交相辉映,更多的也是在写人生精神:“淡雅”展示了淡定从容的生活状态,“高洁”显露了高尚纯洁的品格风骨。“热烈而深沉”表现了饱满深厚的思想感情;“泼泼洒洒”更是写出了无畏的气概与神色。

这一段对菊花的描写,绘出了生命的真谛:无论经历多少坎坷磨难,都要用积极、乐观、洒脱的心态面对未来,活出自身的精彩,绽放生命的光芒。

六、品读好好儿活: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活出自己生命的坚强

活出对亲人、家庭的责任

活出对社会、人类的担当

屏显:(史铁生的文学成就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往事,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此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死神与少女》等。文学创作上,史铁生成就颇丰,病榻之上,笔耕不辍,这不仅仅需要文学才华,更需要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毅力。他用自己的执着奋进,用自己丰厚的创作,点亮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点亮了我们的生活。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是这样的:“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他立足自我,积极思考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等重大问题。解答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苦苦的追寻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对我们普通人的精神影响深远。史铁生是在真正的好好儿活,不仅活出了自己生命的坚强,永远洋溢着微笑,始终与疾病抗争。付出了对家庭的责任,和妹妹一起好好活,还活出了对社会、对人类的担当。病榻上坚持文学创作,让他的文章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成为我们普通人前进的一盏心灯

七、品读《秋天的怀念》的含义

题目中的“怀念”指向母亲,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当然,这怀念中还有自己深深的悔恨之情。“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中“一直”“整宿整宿”“翻来覆去”语速要慢。“一直”表明了作者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起来无比悔恨。“整宿整宿”、“翻来覆去”渲染母亲病情的严重,回想自己当时的不懂事,“再也”表达了对母亲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憾的心情。“”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八、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阅读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

2、学了这篇文章,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200字左右)

课后反思:在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执教本课,倍感机缘巧合。本次课堂设计力求“紧扣单元目标”从课后习题入手设计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原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备课时总想面面俱到,将每一个知识点一网打尽,课堂时间有限,只求学生在某一点上有所收获就无憾了。今后还要多把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体会。遗憾多多,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附件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