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完成一份运用所选的一个微能力点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22-09-23 2022-12-10

全员

作业要求:

完成一份运用所选的一个微能力点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要求:

1.描述微能力点的使用过程,包括如何应用微能力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作业辅导与测评。

2.学员分享务必保证原创,杜绝抄袭

3.学员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并影响您的研修成绩。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完成一份运用所选的一个微能力点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纪三霞    所属单位:大冶市尹家湖小学    提交时间: 2022-12-07 16:48:44    浏览数( 0 ) 【举报】

1.白鹭

【课前解析】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课文插图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图文兼美,有助于学生对照理解白鹭之美。文章分为三部分:一用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二是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借助“水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三是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0个字。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1.教师引导: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白鹭的资料,初步对白鹭有了了解,现在让我们来欣赏白鹭的形态。

继续引导:在中国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的如此青睐。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品味、感知白鹭美吧!教师板书课题。1白鹭)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有哪些诗里含有“白鹭”吗?

预设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预设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图片等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2.学习“白鹭”的“鹭”字。

 “鹭”是形声字,上声下形。读“路”的音,“鸟”表示“鹭”是鸟类的一科,常见的有白鹭、朱鹭、苍鹭等。

学生理解“鹭”的意思,自由练读。

3.介绍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品有《女神》《星空》《天上的街市》《雷电颂》等。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教师引导:自由朗读课文,标注文章段落序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会认字。

1)适宜  白鹤  朱红  望哨  恩惠  匣子  窗框  嫌弃  韵味  镶嵌

教师引导交流:课前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请在小组内交流你识记生字的方法吧。

学生组内交流学习。

全班交流。

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形声字:嫌

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练读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匣”和“嗜”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在课前的自主预习引领下,交流识字的方法。)

3.学习会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鹤、嫌、框、哨、韵”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匣”是半包围结构,“宜、嵌、恩”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鹤”: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注意第三笔是“长撇”。

“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折。 

 “匣”: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恩”:上下结构,注意上面是“因”,不要写成“田”。 

 “嫌”:注意“女”的撇点和右半部分“兼”的撇形成避让。

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边听范读边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是怎样的印象。

预设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教师板书(精巧的诗)

预设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教师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教师提问:这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比喻。

追问: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白鹭是一首诗的?到课文中再找一找,读一读吧!

预设1:从第2-5自然段,我感受到白鹭形体、色彩的美。

预设2:从第6-8自然段,我感受到白鹭在水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中低飞时的美。

2.教师引导:带着对白鹭美的初步体会,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得轻柔缓慢。

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四、学习第2-5自然段,感受外形的“精巧”

1.提问:迅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预设: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写了白鹭外形的“适宜”。教师板书(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2.提问: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身段大小的适宜?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色素的配合适宜?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教师板书(适宜)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圈画语句,小组内交流体会。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交流体现身段大小适宜的语句。

预设1:“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预设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预设3:“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提问: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朱鹭和苍鹭呢?

预设:作者是用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凸显其“不适宜”,表达对白鹭的偏爱。

2)交流体现色素搭配适宜的语句。

预设4:“那雪白的蓑毛”。

预设5:“那铁色的长喙”。

预设6:“那青色的脚”。

教师过渡:第5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比较难懂,下面咱们来分析一下。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教师相机指导“素”“黛” “忽”“分”的意思。(“素”的意思是白色;“黛”的意思是青黑色。“忽”和“分”是古代计量单位。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忽”和“分”强调极其微小,小到极致。)

提问: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点就太黑了;白鹭的体型再长一点就太长了,再短一点就太短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拨:读长句子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带着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练习背诵。

色素的(    ),身段的(    ),一切都很(    )。

白鹤(            ),即使如(      )朱鹭或(      )苍鹭,也觉得(        ),而且(          )。

然而白鹭却因为(        ),而被人忘却了(       )。

(      )蓑毛,那全身的(      )结构,那(      )长喙,那(      )脚,增之一分(      ),减之一分(      ),素之一忽(      ),黛之一忽(      )。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感受到了白鹭被忽视的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白鹭,了解它散文诗一般的韵味。

2.课堂演练。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12-07 17:27:0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