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 正文

鄢陵县安陵镇中心学校整校发展规划

  发布者: 安陵镇中心校    所属单位:安陵镇中心校    发布时间:2022-07-13    浏览数( -) 【举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整校推进规划

 

 

 

 

/市/县: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学校名称:鄢陵县安陵镇中心学校

   段:       小学        

人:       袁伟鹏        

联系电话:   0374-7123159      


(一)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鄢陵县安陵镇中心学校

所涉学段

中小学

学校

负责人

袁伟鹏

职务

党支部书记、校长

职称

中小学一级

联系电话

0374-7123159

手机


邮箱


信息

技术

环境

现状

平台建设(有/无,有就在前面¨“√”)

¨ 办公管理平台

þ 教学平台

¨ 教研平台

þ 教学资源平台

þ 校园有线网络

þ 校园无线网络

学校教室的信息化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106 )个教室

混合学习环境:(  2 )个教室

智慧学习环境: (  10 )个教室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

·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主要特征:师生要人手一台终端教学设备,如:平板、答题器等)

·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姓名

学历

职称/职务

任教学科

主要职责

袁伟鹏

本科

党支部书记、校长


负责管理团队建立机制

程晓云

专科

业务主任


负责方案制定及过程的督促、有序组织教师一系列活动、负责培训配合教导处开展工作

 

 

(二)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学信息化基本情况分析

(请结合本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描述当前本校教师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教育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

1.从网络条件来看,学校已接通城域网、互联网,千兆光纤到校,千兆WIFI覆盖所有教室及办公区。

2.从硬件环境来看,学校每间教室都已配备电子白板一体机;有一间信息技术学生终端教室;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达到100%

3.从软件平台来看,学校暂无教学平台;无阅卷平台;无教研平台;无办公平台。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

1.从教师队伍和学情分析来看,学校45岁以下教师比例81.9%;教师达到本科学历36%以上。学校教师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部分年轻教师以及少数学科领域教师应用意识缺乏、应用能力薄弱;绝大多数教师依靠教学经验支撑,没有依靠网络搜集学情的意识与操作经验。2.从教学设计来看,大部分教师会依据课时重难点制作简单课件,但是对于可以丰富课堂的音频、视频素材不能加以整理和整合运用。3.从学法指导上来看,教师普遍采取是一对整体,利用课间、中午午休以及课后延时的时间进行学法指导。其方式方法传统,效率较低,针对性不强。4.从学业评价来看,学校和教师经常采取纸质测试电子批改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测评,环节多,耗时多,针对性不强。

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愿景

(请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愿景。)

总目标

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愿景。以三年为期,将学校教学及管理信息化逐步推进,把每年需要完成的目标详细规划并逐步落实。

年度目标

第一年

1.成全校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线上、线下培训任务,达到参培率100%.合格率100%2.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3.加强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备课质量;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年

1.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进行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2.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3.教师网络化教研成为常态。教师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需求开展多样化、多种形式的教学。

第三年

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信息技术能力结构,生成信息化教学创新成果。1.教师能够熟练下载并应用课件、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三)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计划

信息化

环境选择

þ多媒体教学环境          þ混合学习环境             þ智慧学习环境

项目绩效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愿景,结合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确定本校工程2.0项目实施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围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制定,要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

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数量负责人产出目标教师信息化与学科融合教案汇编1程晓云教师能力点应用案例汇编1程晓云教师信息化教学研课磨课记录汇编1程晓云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汇编1程晓云教师信息化应用课堂实录1程晓云效益目标学校信息化制度汇编1程晓云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1程晓云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1程晓云各学科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汇编1程晓云满意度目标教师对提升工程2.0培训效果的认可度1程晓云

 

研修主题

(依据学校信息化环境,结合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水平,聚焦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围绕优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模式、数据驱动教学和在线教学模式等,分层分类设定研修主题,供教研组和教师参考选用。)

研修主题一: 互动课堂教学(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处理、电子白板的教学运用、演示文稿的制作)

研修主题二:教学内容媒体化(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处理、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研修主题三:混合式教学(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处理、微课的开发与制作、在线教学模式)

1.教师能力点选择

结合区研修方案, 结合学校实际, 我校在29项微能力中选择了8项作为主要三个内容,内容涵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四个维度,具体内容为:

1) 1-1 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学前问卷,组织学生作答,有效分析学生已有基础、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 (学情分析)

2)1-2 课程设计与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

3)1-3 对自己设计、制作、下载的各类数字教学资源能在本地和网络平台上分门别类保存管理,做到分类清晰,随时调用(教学设计)

4)1-4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方式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法指导

5)1-5使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和硬件设备(电子白板、实物展台、手机投屏等)进行课堂教学。学法指导

(6) 利用在线评价工具设计试题,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学法指导)

7)1-7 利用微课、学习类APP等各类教学资源实施教学。 (学法指导)

8)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根据学科特点分层编制学业评价考核指标开展针对学生学业认定的综合评价 (学业评价)

2.实施流程

1)学校规划。学校发挥规划与指导作用,基于学校信息化环境特征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及校本应用考核的方向。

2)教研组协商。教研组发挥统整和协调作用,依据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与学科研修计划,帮助教师结合实际制订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校本应用考核申报点(微能力)。

3)教师实践与申报。教师围绕学科信息化教学创新目标,找准能力短板,主动参与研修,积极实践应用,形成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提交给学校并申报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4)学校评审。学校管理团队组建校内外结合的评审组(或委托县级培训团队),依据校本应用考核规范(29项微能力测评表),对教师提交的实践证据进行评估审核,反馈评估结果并提出实践建议

研修内容

(请说明混合式校本应用研修的教师能力点选择、研修实施流程及研修活动设计。)

(一) 网络研修(20 学时)

 

1. 六月初组织教师进行研修网的网络学习,并开展相关校本培训。(搜索引擎、 视频下载、图片处理、视频编辑、 录屏、针对所选能力点的专项培训)

2. 按研修网时间结点要求上传成果或作业。

3. 根据每位教师所选能力点不同, 依据《微能力测评规范由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微能力测评规范》 见附件) 。

(二) 校本线下学习 30学时)

校本线下学习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信息化教学研磨课, 二是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

1. 信息化教学研磨课

1)结合学校每月的磨课,开始师授课活动。(个教研组,保证每个教研组至少有名教师进行授课,共8人,8节教研课。

2)结合教研组活动,开始集体备课活动,指导教师授课。

3)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如教案,二次备课教案,师徒指导记录,教研组教研记录等。

2. 学校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

1) 利用录播室资源平台进行网络评课。

2) 同学科现场参与评课。

3)现在听评课的需要上交评课记录。

混合式校本应用活动设计

(依据研修主题,结合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同水平,匹配不同的研修内容,明确不同的研修任务要求。)

时间研修阶段(活动)研修流程研修形式预期成果组织者2022年6月20日-2022年6月29日明确责任与分工制定校本研修活动方案组织各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保研修顺利进行袁伟鹏2022年7月12日-2022年7月29日培训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学习网络课程聚焦能力突破点每位教师能灵活运用能力点教学程晓云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29日能力点提交与评价研讨交流信息化管理团队认证材料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程晓云2022年8月30日-2022年9月30日总结经验案例分析回顾反思开展案例观摩与学习加强校本研修,建立校级研究团队程晓云

 

校本应用考核办法

(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校本应用考核办法,如,能力应用教师自评、教研组观课互评、学校总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指标,如研修活动参与度、校本研修任务完成情况、研修成果数量和质量等。)

由教研组观课互评、学校总评等方式进行校本应用考核。

1.线下研修的考核方案由考核领导小组依据参加活动考勤、活动中表现、活动中过程材料的积累等,进行评价。

2.8 次教研活动全部参加,并能守时守纪,在活动中积极发言,有建设性意见,过程材料积累全面者为优秀。

3.8次教研活动参加 5-8 次者,能够守时守纪,在活动中表现较好,过程材料积累比较者为合格。

4.15 次教研活动中,不满 5次者为不合格。

机制保障

(描述整校推进的保障机制。)

一、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统筹与管理工作。

组长:袁伟鹏  副组长程晓云

2.创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规划先导团队,负责为全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规划实施调整推进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发展性建议。

二、 明确责任分工

1. 组长负责全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学校信息管理团队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指导团队成员的遴选、考核与表彰工作。

2. 副组长负责本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工作,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规划和信息技术校本应用研究方案,指导教研组制定研究计划,指导教师落实课堂教学问题,自诊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核心能力点自测工作组织,全员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为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支持。制定工作实施细则,确保本校教师落实培训任务,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效,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3. 小组成员负责统筹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完成全效能力工程培训执行方案以及配套方案的编制工作。形成“培训牵头,教研参与,信息指导”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指导体系;落实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过程指导、课程开发、平台遴选、过程监控、核心能力点测试等具体实施与支持服务工作;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绩效认定和优秀推荐工作;按要求开展能力提升工程优质研修成果的推荐与认定工;全校培训模式与执行经验的梳理工作;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各层级执行单位之间的联络、协调、对接、融合工作。

三、落实制度保障

1.将教师落实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考核。

2.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依据。

四、落实经费保障

学校“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附件

  • 鄢陵县安陵镇中心学校整校发展规划.doc  下载 预览

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最新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热评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热门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