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余璐 发布时间:2017-09-12 浏览数( 72) 【举报】
《春风》教学反思
余璐
教学林斤澜的《春风》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和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在研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重点讨论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与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不是
(3)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第10、11段,作者再次和江南春风作对比,同时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使江南春天那霉腐湿闷之感更为具体可感,通过对比使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抒写了怀念之情。
为了突出《春风》的写作特点,我将这篇文章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让学生讨论这两篇文章关于春风的描写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很热烈,但交流时表达的观点却显得很肤浅,只是停留在字面的区别上,不能准确地把两文中描写笔法的不同找出来。在这时我及时地进行了总结和引导,让学生明确两文的不同写法,和不同写法带来的不同的效果。让学生谈谈更喜欢哪种春风。
有学生提出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这一点是我在教案里设计为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只强调作者对北国春风的赞美之情和写春风时采用的对比手法,忽略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学生提出后,我很快将讨论转移到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上来,大家很快就理解了,明白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还在于突出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