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1 作业周期 : 2019-04-10 2019-12-31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这门课程 ,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自己在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4.题目自拟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1

提交者:学员羊毛加    所属单位:君坝九年一贯制学校    提交时间: 2019-12-09 14:12:50    浏览数( 0 ) 【举报】


 

 

小孩子在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着大人嚷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又会继续问:“为什么是这样呀?”无穷无尽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大人难于应付。然而在经过小学、中学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后,人长大了,知识增多了,问问题的人却少了,甚至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的也没有了。为什么早期的问题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的增长、个人知识的增多而失落了呢?勿庸质疑,这是一个值得包括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深思的问题。

观照当前音乐课堂,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问的次数明显增多,从表面看来课堂气氛活跃,好象实现了师生互动。其实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一些提问与其说是激发思维,不如说是打发时间走过场。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浅层次的,学生不需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如:这首歌曲好听吗?还想再听一次吗?喜欢这首歌吗?这条旋律美吗?等等,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样长久下去就会出现一个糟糕的结果: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渐的消失,最后导致我们的学生思维迟钝。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索的对象,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因此,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 创设适宜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哪里。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授之以渔”,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考的开始阶段。”只有不断创设具有激发性的音乐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主动学习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如笔者在上《音的强弱》这一课时,先给学生现场演奏一支完整的古筝曲,然后再给学生演示一些古筝演奏手势的分解动作,让学生边看弹奏手势边注意听音乐的变化,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疑问、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蜂涌而至:

·为什么拨动琴弦会发出声音?

·为什么拨动同一根弦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声音?

·手势动作的大小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乐曲中为什么要有音的强弱的变化?

·音的强弱的变化与人的情绪有关吗?为什么会这样?

…… ……

还有如在欣赏京剧《红灯记》时,可尝试先放一段西洋歌剧选段,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京剧,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我国的京剧和西洋歌剧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小小京剧改革家”版块,设想要是让你对京剧进行改革,你会把它改成什么样?这样学生就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对京剧不太感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具体指哪些方面?如何对它进行改革我们年轻人才会喜欢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学生的真实体验,是他们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的、有疑虑、又急于想知道答案的问题,而绝对不是老师牵强附会灌输的结果。通过设置这样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去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哈佛名言)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是形成师生间和谐教学氛围的条件之一。音乐教师应面对所有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深信“我行”、“我是最棒的”。特别是那些因升学无望而不被其他老师看好的所谓“后进生”、“调皮捣蛋学生”,他们在其他学科课堂上常常受到冷落,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尊重和帮助。其实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诸如好动、好奇、喜欢音乐等,音乐教育者如果抓住时机,加以正确引导,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学生身上。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问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不以自己为中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为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以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们教唱《大海啊,故乡》时,在导言中教师通常会问学生大海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会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大海是蓝色的,有人说大海是绿色的。这时就会有人问:大海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时候是蓝色,什么时候是绿色?在此类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研讨交流”,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对学生的想象和别出心裁的念头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要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份成功。

三、 培养求新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问题

由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应试教育”的约束,中小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书本、依赖教师,标准答案是什么就记什么,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背,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常认为考试能考个好分数就行,没必要去探究其他问题。事实上,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求新、求异、求奇,对周围的事物相当敏感,乐于追问为什么,因此音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尽可能少讲、精讲,让学生多体验,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唱、去舞、去想象,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愿望,又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需要,使之勇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习音乐的速度、力度与人的情感表达的关系时,通常老师在欣赏完若干乐曲后会说,快速的乐曲一般表达欢快的情绪,缓慢的乐曲一般表达忧伤的情绪。试想,假如我们的音乐教师反问一句:快速的乐曲能表达忧伤的情绪吗?反之缓慢的乐曲能表达欢快的情绪吗?这个问题一提出肯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这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等等。还有如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并疯狂地崇拜他,我们音乐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在欣赏他的音乐时多去发现一些隐含的东西。记得他有一张专辑叫《十一月的肖邦》,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周杰伦将它命名为十一月的肖邦,而不是十一月的莫扎特或贝多芬呢?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业余音乐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他们又比较感兴趣,能充分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教师应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试想一下,一个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全球化,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腾飞,民族要振兴,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强力支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创新与创造的原动力,因此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