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谢乔龙 所属单位:安义县龙津中学 发布时间:2019-07-06 浏览数( -) 【置顶】 【推荐】 【举报】
《此心安处是吾乡——走近苏轼》教学设计
安义县龙津中学 谢乔龙
教学目标:
1、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对苏轼及其诗词的认识。
2、通过阅读指导,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了解作者豁达、达观的人生态度与豪迈的性情。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生平,理解作者的政治情怀.联系诗人生活、背景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豁达、豪迈与多情。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明月几时有》视频。
-一首《明月几时有》,传唱大江南北。无数千古名句耳熟能详。(生朗读)一提到苏轼,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轼。近千年来,他的形象,不断地被呈现、描绘和刻画。人们诵读苏轼的文章词赋,临摹他的书法,谈论他的生平轶事。他是永不过气的偶像,追随者不分老幼,跨越古今,是什么铸就了苏轼的魅力,让人们对他喜爱至今?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苏轼的成就(七项全能)。现代作家林语堂十分全面的概括了拥有众多面的苏轼(林语堂语录)。这是他人对苏轼的评价,那么是苏轼如何评价自己呢?(苏轼自评)。我们真是越来越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传奇人物 ?话不多说,我们这就开始苏轼的传奇人生吧!
二、初出茅庐——锋芒毕露
公元1037年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民间传说,就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知为何,突然花草凋零,草木枯萎。过去有这么一句话,“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人们借助这个传说,来表达对苏轼才华的仰慕。今天四川眉山的三苏祠,曾经是苏家的老宅,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从这扇门走出来。他们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公元1056年春天,苏轼平生第一次走出了生活近20年的故乡——眉州,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奔赴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苏轼很幸运,科举考试的第一年遇上了欧阳修。欧阳修是当时北宋文坛的领袖,那时,空虚造作的文风泛滥,欧阳修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方法,主张文章要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这非常符合苏轼的个性。考试结束后,主考官欧阳修阅卷,他读到一篇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拍案叫好,打算将此人评为第一。转念一想,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一定是他的学生曾巩,为了避嫌,就将此人评为了第二,也就是榜眼。去掉糊名后,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曾巩,而是苏轼。欧阳修对人说,苏轼的文章非常好,我常读他的文章冒汗,三十年后,没人知道我欧阳修了,人们只会知道苏子瞻。在文人地位极高的宋朝,苏轼二十岁高中进士,三十岁时,他已成为名头最响亮的大文豪。然而他不是神,不是圣人,他身上也有一些弱点,譬如才华外露,过于直率,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公元1061年,25岁
苏轼来到凤翔府任职,年轻气盛的他却与当时的太守陈希亮性格不合,关系僵硬。每逢节日,官员们按例都要到太守家去坐坐,磕磕瓜子聊聊天,苏轼拒绝参加。太守陈希亮于是派人送来一张罚单——罚铜八斤,苏轼十分生气,从小生活在一片赞扬声中的他何时受过这种气。终于有一天他等来了一个机会,太守陈希亮在城外山上修建了一座凌虚台,邀请苏轼写一篇文章,苏轼借着这篇记大发牢骚,先是嘲讽陈太守此前居然不知城外有山,然后借助历史兴衰的典故,说别看这高台现在修的漂亮,指不定哪天就变身一片废墟,要是有人想借此夸耀于世,满足自我膨胀感,那就大错特错了。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
《凌虚台记》节选
没想到陈希亮十分大度,一点没生气,一字没改,将这篇记刻在了凌虚台旁石碑上。原来,陈太守此人并不坏,面冷心热,看到这个老乡后生年少成名,怕他太骄傲,所以有意挫挫他的傲气,实则是有心爱护。而苏轼看到对方不再接招,心里也明白了一二。后来调离凤翔,每想到这个事情,还总觉得对不住陈太守。苏轼很少为人写记,陈希亮去世后,他为陈希亮写了传记,并在传记中表达了自己年少无知轻狂的悔意。
公元1067年,31岁
北宋王朝积患甚多,国库空虚,军事疲弱,无法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改革恐怕真的要亡国。年轻的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改革,力图自强,这就是王安石变法。然而王安石变法要快,要高效,不允许讨论,不允许批评,这就决定了他所任用的人是那些年轻的想往上爬的人,有一些别有企图的人混入变法机构,变法没有起到正面的效果。朝廷依据变法与否分成两派,党争愈演愈烈。
王安石、苏轼,这两个同为“唐宋八大家”这个当红组合里的天王巨星,私底下彼此尊敬又彼此钦佩的人,因为对变法意见不统一,在政治上,成为了对头。
很多人以为苏轼是保守派,反对变法。事实上,苏轼并不反对变法,他也觉得国家需要做出改变,但他反对变法过快过急,王安石的急切让苏轼充满忧虑。王安石开始变法的两年后,三十四岁的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而那时的王安石早已在神宗皇帝的庇佑下成了高高在上的宰相。苏轼的奏折刚一交上去,他的弟弟苏辙,就被调离了京城。这一招,明眼人都知道,杀鸡儆猴。苏轼是个有傲气的,不等人家贬他便自请离京,至此,他二十岁时眼中的“平和世界”便宣告结束了。
公元1071年七月,35岁
苏轼来到杭州任通判,在江南的连绵细雨中,他听到了变法后百姓的哀怨与痛苦。苏轼只能以文章来表达他的悲愤之情。此后,苏轼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出任地方官。在地方为官的苏轼,实实在在地为百姓造福。杭州因苏轼而闻名,杭州西湖更因苏轼而再次名声大噪。游览西湖,苏轼有感而发,写下这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正经历“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劫难,而这一年,他的妻子王弗也去世整整十年了。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此后出蜀入仕。苏轼坦白直爽,大事聪明,小事糊涂,又把人人当好人,但是夫人王弗则有知人之明,务实事,明利害,苏轼的短处正是王弗的长处。因此,夫妻琴瑟和谐,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茔。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经过了一年的抗蝗、抗旱、抗洪,苏轼来到密州的第二年,这座小城终于有了点小康的样子。与此同时,京城也传来了好消息,保守派在与革新派的最近一次较量中,占了上风,革新派的二号人物吕惠卿被罢相,司马光、苏轼这样的名字又一次在朝廷中被提及。苏轼此时的内心,像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露出灿烂的阳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这时候,苏轼的父亲、母亲、长姐都已离开了人世,除了儿女,世上唯一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就是弟弟苏辙。其实当初苏轼北上密州时,虽知道那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内心还有几分欣喜。这份欣喜的来源便是在空间上与苏辙拉近了距离。但事与愿违,尽管兄弟二人都在山东境内,可还是没能见上一面,便有了这首中秋绝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在徐州时,正值黄河泛滥,百姓四处逃散,苏轼不肯离开,留下来奔赴一线抗洪救灾,老百姓一看,太守都没走,于是也都留下来抗击洪灾。在苏轼的调度下,抗洪取得了胜利。苏轼治洪有功,得到朝廷嘉奖,这让朝廷上的小人们妒火中烧。经过了两年徐州知州的生活,他又来到了一个影响他此生命运的城市——湖州。
在湖州,苏轼闯下一个祸,古代朝廷让你到哪去,你都要谢恩,他就写了一个谢表,大约是心里憋了一些气,他在上表中说:“知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大意是说,我比较愚钝,跟不上时代,难以追随这些朝廷新贵。不过我年纪大,又不生事,待在地方为官治教养教养老百姓还是可以的。“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小辈,苏轼写的文字一向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中的笑柄。
御史台的官员,弹劾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大放厥词,愚弄朝廷。接着他们找出苏轼的诗集,指责苏轼讥讽朝政,犯欺君之罪。而苏轼确实对新法有意见,比如一首诗写道“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大意是,新法推行以后农民要走很多程序,一年倒有半年都住在城里头,手上难得的现钱转手就没了,别的什么实惠都没有,他们带来的孩子倒是连城里的口音都学会了。这很明显是在讽刺新法。还有的就是赤裸裸的诬陷。苏轼写过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意思是树根在地底下弯曲,只有地底下的蛰龙知道。有人就在皇上面前污蔑,说只有皇上是真龙,苏轼不求真龙,反而去求地底下的蛰龙,这就是诬陷皇上,这可是欺君之罪。一开始苏轼并未在意,我的诗终于不愁皇帝看不着了。
不曾想,很快御史台便发出了逮捕苏轼的命令,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是苏轼的好友,当朝驸马王诜,王诜立刻派人向苏轼通风报信。苏轼是个很感性的人,面对生死眼都不眨他做不到,以至于办案的人员来找他时,他非常害怕,问身边的判官自己该穿什么衣服去见前来逮捕的人,判官说,你还是朝廷命官,穿着官服去见就行了。
前来抓捕苏轼的差官气势汹汹,径直闯入州衙。差官下令差役,用绳子把苏轼捆起来,押往京城受审。
公元1079年腊月,43岁
苏轼被关进北宋王朝最高司法机关御史台的监狱里,御史台的屋顶上常年聚着乌鸦,所以又称乌台。在牢狱里,苏轼度过了一百多个日夜。这个案件即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1、苏迈与鱼
2、获救于才华,贬官黄州
有人想要置苏轼于死地。然而,在这生死之际,挺身为苏轼说情的人更多。
王安石,他也托人带话给神宗,说这个圣明时代,不能杀有才华的人。曹太后生病期间,神宗去探望的时候,曹太后说,先帝在的时候,认为这两个兄弟都是宰相之才,赶紧把他放了。大家的这种援救,也等于给神宗一个台阶下。朝廷的判决终于降临:苏轼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乌台诗案”终于尘埃落定。
二、被贬黄州 一蓑烟雨
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苏轼在漫天风雪中,踏上了通往黄州的路途。前路迷茫,苏轼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他不会想到,天高地远的黄州,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之地。贬官黄州对苏轼的打击是最大的,因为之前他都顺风顺水,没有这样的遭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这首诗,在苏轼的眼中,真正颠沛流离的岁月是从黄州开始的。确实是这样,之前的密州也好,湖州也罢,起码他为官一方,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到黄州之后,苏轼一家人的衣食温饱已成了大问题,以至于他不得不带着家人去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以自给自足。
诗人“变”农民开垦荒地
苏轼踉踉跄跄来到黄州,因一时无处落脚,定慧院的方丈把一间尘封已久的小屋,借给了苏轼。惊魂未定的苏轼整天闭门不出。苏轼写给朋友的心中说,自贬黄州后,平生亲友,没有人写来一封信,即使我写信给他们,也收不到任何回信。
深夜梦醒时分,在彻骨的孤寂中,苏轼写下了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他有一种思无定所,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在思索,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来?迷惘中他开始寻找道家和佛家的智慧。定慧院不远有一座安国寺,苏轼每隔一两天便去那里静坐参禅。面对逆境,苏轼变得更加坦然,没有那么焦虑了。苏轼一点点地摆脱了内心的困惑。但生活的困境,却对他步步紧逼。
所幸苏轼有一个朋友,他叫马梦得。当苏轼以戴罪之身被贬黄州,马梦得竟然千里迢迢赶来,与苏轼同甘共苦。
从宋代到现在,假如说苏轼的粉丝有成千上万,马梦得一定是是头号粉丝。马梦得出面找当时的黄州太守徐君猷,说苏轼家里非常困难,您能不能给点地他种。徐君猷爽朗地答应下来,就把黄州城内,废弃掉的军营地,交给苏轼无偿耕种。
马梦得向官府请领的这块地,苏轼一见倾心。这本是一块无名高地,因为它位于城东,苏轼便以“东坡”命名,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1年,45岁的苏东坡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
有时,苏东坡干脆跑到田间、水畔、山野、集市,追着农民、渔父、樵夫、商贩谈天说笑。他曾经跟他的弟弟苏辙说,皇帝他可以陪,普通的百姓、农民,甚至乞丐他也不见外,也可以平等交往,在他的眼里,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那是真正的对人的大爱。日暮时分,劳作归来,过城门时,守城士卒都知道这位老农,是一个大文人,但不知道他为何沦落至此,有时候还会拿他开几句玩笑,苏东坡总是泰然处之,笑而不语。
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安稳,然而官家的土地说不定哪天就要收回去了,苏东坡听说沙湖那边有一块地不错,打算把它买下来,于是前往沙湖,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东坡雨中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此时的苏东坡,渐渐远离忧愤,早年作品中的讽刺与愤怒,慢慢地转化为人性中的宽容和温暖。那是一种能够笑纳一切的达观。
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被收纳进苏东坡的生命里。假若他不曾遭遇“乌台诗案”,假若他不曾躬耕东坡,心境必然大大不同。不经历那些痛苦与折磨,他不会知道“也无风雨也无晴”,竟是让人喜悦。
不过写完一蓑烟雨任平生后,苏轼在另一篇文章里就说自己感冒了,可以说是非常真实的一位大家了。
同一时期,还有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诗人晚上在东坡喝酒喝醉了,醒来后要回临皋亭,归途中似乎又不清醒了,因为天到几更也搞不清,这从“仿佛”二字就说清了。苏轼这样醉意朦胧的回到住处,结果连门也进不了,因为“家童鼻息已雷鸣。”在敲门无人答应的情况下,困意,醉意,无奈之下,只好“倚杖听江声。”
词人在听江声的过程中,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于是引出了词的下片:“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意思是说生命不能自主,不要为着世间的烦恼事让自己的思想受到干扰,身体受到伤害,人一定要超脱,要冷静面对多变的人生。
“夜阑风静縠纹平”的恬静,正反映了词人这种对待人生的平静和超然。
接下来,词人为自己勾画了一幅余生图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是何等的飘逸,何等的洒脱,何等的浪漫,何等的诗情画意,何等的令人拍案叫绝!
有趣的是,这次夜游,把太守吓坏了。苏东坡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是不能离开黄州的,太守则有监管的责任。这首词第二天便传遍了大街小巷,有人说说苏东坡坐着一条小船走了。这事传到了太守那里,太守急坏了,连忙赶去苏东坡家里看,没想到苏东坡还在酩酊大睡。
苏东坡现在衣食自给自足,心满意足。他今日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他所住地区溺死出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当地十分重男轻女,又生活贫困,出生女婴还未足月,往往被父母溺死。苏东坡从本地一个读书人口中刚一听到这杀婴恶俗,便立刻提笔给本地太守写了一封信,请朋友带信亲身去见太守,希望能够阻止这类事情再发生。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筹集善款,补助应允养育婴儿的孕妇和收养孤儿的家庭,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放入救儿会,在苏东坡的努力下,这一恶俗渐渐消逝。
……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诱谕地主豪户。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碉之。人非木石,亦必乐从。但得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缘公而得活者,岂可胜计哉!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可谓无辜矣。悼是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公能生之于万死中,其阴德十倍于雪活壮夫也……
款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守。所活者亦数十人。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恃深契故不自外,不罪不罪。此外惟为民自重,不宣。轼再拜。
——《上鄂州太守朱康书(寿昌)书》节选
苏东坡的人道主义光辉不止在这件事上得到了体现。苏东坡曾经的一位朋友章惇,后来当了宰相,却成了苏东坡被贬惠州、儋州的罪魁祸首。苏东坡侥幸从海南死里逃生,回到内地,重新得到朝廷重视,却一病不起。此时,章惇一年以前也被贬到雷州半岛去(苏东坡曾经被贬到这个地方),他的儿子给苏东坡写了一封长七百字的信。他说出不敢登门拜访的理由:他生怕苏东坡会像他的父亲对待苏东坡那样,向他父亲寻仇。苏东坡却完全不计前嫌,反倒宽慰他。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因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至仁至信,草木豚鱼所知。建中靖国之意可恃以安。所云穆卜反复究绎,必是误听。纷纷见及已多矣,得安此行为幸。见今病状,死生未可必。自半月来食米不半合,见食却饱。今且连归毗陵,聊自想我里。庶几少休,不即死。书至此,困惫放笔,太息而已。(—一0 一年)六月十四日。
——《与章致平书》
这一封信,连同他上一封写给朱寿昌反对杀婴恶俗的那一封信,还有他元祐七年写给皇太后上书求宽免贫民欠债的那一封信(变法中有一项著名的青苗法,青苗法的实施让无数百姓欠下了国家的债务,还不起债务的老百姓不得不逃离家园,流离失所),苏东坡请求国家免去这些债务,让欠债的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三封信可以看做是苏东坡三大人道主义精神的文献。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1001-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三、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
公元1082年,是中国文学史上充满奇迹的一年,在黄州,苏东坡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当年初入汴京,苏东坡无意于词的创作。在他看来,唯有帮助圣上成为明君的策论,才是文章的“正道”。
外放杭州后,他开始了词的写作。苏东坡逐渐意识到,与策论不同,词不是为朝廷、为帝王写的,而是为心,为一个人最真实的存在而写的。
当时词坛的霸主是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的词在当时被万人传唱。在苏东坡之前,词一直是被正统文坛轻视。到了苏东坡手里,词才真正的与诗一样,成为言志与载道的文学形式。
大江东去,浪漫与豪放齐飞
黄州西北的长江之畔,山麓突入江中,石头鲜红如丹,因而得名赤壁。公元1082年,苏东坡在赤壁前,写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huan)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评价苏东坡的词不协音律。但正因这份自由洒脱,使得苏东坡的词不为时空所阻,在千万人的心头回旋。
历经了世事变迁,苏东坡的词进入了自由天真的境界,以至于豪迈词句里,仍然埋藏着“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样的细腻之笔,也为苍茫的历史,增添了动人的青春之美。
清风明月,豁达与自由同在
公元1082年,七月十六日,苏东坡与几位好友,泛一叶小舟,在赤壁之下饮酒赏月。苏东坡对朋友说,“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无法获取。惟有江上的清风和山中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色彩,只要我们愉快地享受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又何必担忧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永恒呢?”便写下了散文名篇《赤壁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节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节选
在苏东坡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时,他所写的随笔杂记,就具有一种醇甜的诙谐美。其中很多漫谈偶记,既无道德目的,又无使命作用,但却成了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
比如下面这两则。(见PPT)
送给朋友的饼还想着要回来的,吃货苏东坡名副其实,这当然是跟朋友开玩笑,苏东坡特别爱和朋友开玩笑。
熙宁八年《与鲜于子骏》:“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元丰元年《与文与可》:“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pi)也。呵呵”。
黄州时期《与陈季常》:“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这三封信,都是讨论诗词书画的,比较轻松。第一封是讲自己写《江城子.密州出猎》很得意,虽然没有流行歌手柳七郎(柳永)红,但也自成一家。第二封是跟好朋友画家文与可开玩笑,说他如果不给自己画画,就要到处去乱画,然后署上文的名号,或者拿着他给自己承诺画画的绝句去法院,索赔250匹布帛。(是不是当时“250”这个数字就有调笑的意思)第三封则是吹牛,说如果晚上睡的好,那么陈季常(陈慥,陈希亮之子,河东狮哄的出处)(平生挚友)要自己和的词,分分钟搞定。
苏东坡也确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吃货,不信你再看(见PPT)这样诙谐幽默、可爱实在的吃货谁不喜爱呢?
言归正传,在黄州的这段岁月,是苏东坡文学和艺术创作的黄金期。公元1082年,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皆可雄视千年,为宋朝代言。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另一种补偿。
苏东坡历经荣华和苦难之后,在死亡的边缘获得了重生。对苏东坡来说,黄州不再是一个困苦的流放之地。对黄州而言,苏东坡也不再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天地过客。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虽是苏轼写给本人的,却也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此后,无论是升迁,亦或是被贬到更加偏远的惠州、儋州,苏东坡以他的热情豪迈、乐观豁达、诙谐幽默度过了人生中的每一次起伏。
四、我最喜爱的苏轼作品朗诵
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用朗诵苏轼经典诗词的形式来致敬这位可亲可爱可敬的千古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