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 2019-11-18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校本研修成果题目: “以生为本”观念在教学教研中的表现与实施对策,不少于800字。请勿抄袭,并请在截止提交日期前完成。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提交者:学员罗静君 所属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三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1-14 09:50:10 浏览数( 2 ) 【举报】
在这次研修学习中,有一个课程,就是讲的《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这个课让我学习的时候非常感兴趣。虽然平时都在说:要“以生为本,从生而出”,可是为什么呢?平时确实是没有深究过,更没有真正的通过科学的方思路,设计方法,去走进学生,来深入地研究学生。实际上,只有真正研究了学生之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我本人教授的是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学科。这门课是学生十分喜爱的,就是因为课程中没有枯燥无味的概念,没有大量重复的习题,有的都是学生喜欢的操作,模仿和探究活动。而且现在社会,电脑、手机普及率很高,学生本身对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法方式就一定要深入学生,研究学生,以生为本,以学带教。
在我的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二课《勇探计算机“城堡》这一课程教学时,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学会爱护计算机设备。
课前,我就利用课余活动,中午管班的时间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我在班上问了学生两个问题,“1、你们在家里或外面有电脑让你玩过吗?2、你认识电脑的每个部分吗?”。我发现这问题一出呀,学生们就打开了话匣子,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就连班上最害羞,平时最不敢发言的孩子也把手举的高高的,不少活跃的孩子我还没点他就嘴里憋不住的喊“我在……”,“我玩过……”,“我知道电脑有……”……,点起来的孩子都能头头是道的说出自己玩过什么什么,认识电脑的哪个部分,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午。通过这次课前沟通,我就发现了现在的学生和教材编写的几年前的孩子已经有了不同,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非常的熟悉,对于电脑的基本的使用方法也是根本不用讲,早就玩的666了。但是他们的计算机操作体验基本停留在玩游戏、学网课、画图,对于网络信息搜索涉及很少;另外对于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也只是停留在外观,对于内部一无所知。
所以,我就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略过学生已经很熟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认识,着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过程。用学生的动手引起兴趣,带动思考,收获成长。
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回忆了我们现在见到过的各种计算机,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76年的“苹果”微型计算机等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知道,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是这节课中学生的第一次动手。
然后,我们来认识我们机房的台式计算机,先通过观察了解基本的组成,然后我找来一台报废的坏电脑,请一个胆子大的同学来和我一起“做手术”,打开机箱盖,近距离认识计算机内部结构。这是学生们就都开始跃跃欲试了。等学生和我一起打开了机箱盖之后,同学们都惊呆了,“原来电脑里面是这样的啊!”“原来电脑里面这么复杂!”……,大家各种讨论。由于三年级学生太小,我们也只是看一看就可以了,并不做具体的讲解和分析,只要然他们知道里面有很多精密的组成部分就可以了。这是这节课中学生的第二次动手。
有了这个视觉的冲击之后,在让学生理解如何爱护计算机就成了水到渠成,学生们很快的就能总结出使用计算机时能做与不能做的行为了。
所以,我觉得,以生为本,就应该是在教学前先深入的了解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真正的由兴趣引导,自主内驱探索,进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