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11-18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校本研修成果题目:

“以生为本”观念在教学教研中的表现与实施对策,不少于800字。请勿抄袭,并请在截止提交日期前完成。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陆亚辉    所属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5-05 19:04:10    浏览数( 0 ) 【举报】

         以生为本,“读”具匠心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一小 陆亚辉

打造高效课堂,做到以生为本,我们“读”具匠心!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朗读,作为语文课堂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以读为根” 已经成为我们一小全体语文教师的共识。无论哪一个学段,无论哪一节语文课,我们都会想方设法,让学生快乐地读,充分地读,读得有滋有味,读得渐入佳境。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在语文课堂我们是如何做到以生为本,“读”具匠心的。

一、趣味朗读,快乐体验。

不同年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但《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学生的朗读都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共同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这个总目标的解读,不可以把朗读仅仅看作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而应该当作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因此,我们认为,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首当其冲的教学任务。那么,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校的老师们更加着力于趣味朗读的创新和实践。

例如,二年级有篇现代诗歌《花名歌》,共有十二行,包含了一年四季12个月中最具代表性的花名和特点,导读这几行时,我们通过教师范读、借助图片体会读、创设情境想象读等方法,让学生在缓慢、深情的朗读中,感受文字的美,体会出花之特性,可是如果整节课都采用这样的节奏进行导读,不但教学过程拖沓,小朋友更会学得很疲惫。于是我们在这两行中穿插了节奏明快的RAP朗读,如“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映池塘。在这来两行又采用问答式朗读,如:什么花儿姿百态?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在干嘛?十月芙蓉正上妆。小朋友对于朗朗上口、简洁明快的朗读,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跟着老师有的拍手,有的摇摆,读得干净利落,读得神采飞扬。

我们认为,在每一个有限的40分钟,让学生有了这样的趣读、乐读起步,才能为今后的善读、美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反复导读,层层推进

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能把文字背后的情感、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课堂上,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深深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校的老师们,常常运用这种“反复导读、层层推进”的指导方法。

如,我们教研组共同研讨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一心为民、解决村民生活困难的故事。

对于这个饱含老乡们难过、心痛、无奈的句子,我们设计了这样三种不同层次的反复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提升感悟。

1、问式导读,泛起涟漪

在学生自由读后,老师用问题式导语,指向大屏幕,学生用朗读回答

师:周围就只有这么一口小池塘,不吃,行吗? 你来读。

这是唯一的水源,不吃,行吗? 请你读。

不吃,就只能——-学生情不自禁的接道:“渴死!”

这儿,在老师提问式导读的渲染下,让学生仿佛站在了沙洲坝的土地上,一眼望去,尽是黄土,不由自主缓缓读起老乡一阵阵难过的话语,在心里轻轻泛起一丝酸楚的涟漪。

2、词语复读,激起波澜

语言文字本就是以表情达意为初衷,文章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作者情感聚焦的火力点。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文本中的关键词,可以将词语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像火种一样燃进学生心里,从而实现“文我交融”。因此,在这里,我们牢牢抓住关键词“苦笑”,进行推进式反复朗读。

师:望着杂草丛生的池塘,老乡强作欢颜,-----

望着浑浊不堪的池塘,老乡无可奈何,-----

望着触目惊心的池塘,老乡无从选择,------一起读

我们通过排比式的导语,让学生仿佛感觉来到了那口小小的池塘边,在一声声“苦笑”的反复朗读中,一步步走进老乡所处的恶劣环境!三次读词,学生心中波澜起伏,感慨万千,一次比一次读得沉重,在最后的齐读中,把那无可奈何的情感推进到别无选择之境地。

 3、音效渲读,卷起浪涛。

接着,我们利用图片、音乐,配上画外音,再次渲染气氛升华情感。“是呀,沙洲坝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到处都可以看到土地裂出碎纹,方圆几百里,就只有这么一口,又脏又小的池塘。”

师:蹲在池边,欲哭无泪的老乡只能,读

      眼望苍天,老泪纵横的老乡只能,再读

课堂中,我们语文老师不可以轻易、随意依赖媒体的特效而取代学生对文字的想象、感悟。但是,当学生已经读懂文字的含义,已经透过文字产生了情感共鸣,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大胆借助这种视觉、听觉上所带来的直击心脏的冲击力,让学生本就生成的朗读情感更激越更爆发。因此,当学生已经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读进了沙洲坝,读进了老乡的内心,心中的情感已经由初泛涟漪,变得波澜起伏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听着悲凉的音乐看着荒凉的画面,于是,心中本那本就低沉的情感随之也变得愈加沉重,沉重得仿佛都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朗读,成为了释放这种情感的突破口,朗读,让这种压抑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升华。

每次,我们在课堂上使用这种导读方法时,都会让学生反复读,三遍四遍甚至五六遍,但绝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在老师推波助澜的渲染语言中、在学生层层推进的朗读中,将心中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涛推向高潮,步入“情自心中来,情自读中出”的美妙境界。

三、诗文融读,润泽无痕

古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典诵读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也会不失时机地,让古诗词穿插在字词学习中、流淌在朗读感悟里、浸润在导读评价间。在后面赵丽老师将执教的《木兰从军》这节课里,我们可以领略赵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如何漫步于古诗词和文本的巧妙融合中,做到动情地读,深情地读,激越地读,直至读出成长的力量。

春雨润万物,悄然细无声。我们,就是这样在语文课堂上,“读”具匠心挖掘着,或趣味盎然,或层层递进,或润泽无痕的“朗读之泉”,滋养每个学生纯净的心田!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