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19 —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所学内容。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遇到的情况,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提交者:学员吴湘州 所属单位:经开区第五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7-10 14:34:33 浏览数( 0 ) 【举报】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关键词句,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导入(故事导入)
三国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孙权、鲁肃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我们走进《孙权劝学》一同来寻找答案。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文章朗读,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语速。
1.教师示范背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听读,要求注意文中字音、语速等,并及时圈点标注。
卿(qīng) 孰(shú) 遂(suì) 邪(yé)涉猎(shè) 更(gēng)
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点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语速方面进行评价。
二.结合注释,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1.这篇文章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的介绍。(学生自由发言)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目标导学二:研读探究,合作展示
一.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先朗读课文,然后结合工具书查找不懂的字音及不懂字词的注释。(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听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
2.故事归纳。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二.研读探讨,合作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①“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2.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 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探讨)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语言)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目标导学三:再读感悟,体验反思
一.朗读训练。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
模仿表演: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旁白。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老师作点评。
二.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2.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3.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4.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目标导学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一.总结存储:
成语:二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1.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2.“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板书设计
孙 权 劝 学
孙权 — 劝学— 吕蒙 推辞——就学
鲁肃 —论议 — 吕蒙 大惊——结友
评语时间 :2019-07-11 09: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