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优秀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20-01-01 2020-02-20

所属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研修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结合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请提交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求原创,请勿抄袭!

发布者:李秋华

优秀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宋淑兰    提交时间: 2020-01-01 13:31:19    浏览数( 25 ) 【举报】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2.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你们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

师: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把意见梳理好后,请一个代表汇报,与大家分享。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交流。

生1: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生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生3: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有时候完全运用连减就能解决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咱们就试试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第9题)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阿姨买了一个书包25元,一个笔袋8元,给了售货员阿姨50元。

师: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啊?

生:应找回多少钱?

师:是啊,应找回多少钱呢?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忙算一算吧!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生1:从50元里面先减去书包的钱,50-25=25(元),再减去笔袋的钱,25-8=17(元),应找回17元。

生2:可以先计算一下,书包和笔袋一共需要付多少钱,25+8=33(元),那么从50元里面减去要付的钱,50-33=17(元),所以应该找回17元。

教师应肯定这两种解法都正确,适当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得出规律后,要适时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1.悟,应当是一个过程。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很讲究“悟”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自己领悟数学,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充满灵性,对学习数学将心怀向往。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更体现在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操场上原有26名同学在跳绳,38名同学在拍球,刚刚走了45名同学,还剩下多少名同学?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B类

100元钱买一套衣服,可以怎样买?应付多少钱?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26+38-45=19(名) 答:还剩下19名同学。

B类:可以买:①+④或①+⑤或②+⑤或③+④或③+⑤。

应付:①+④46+53=99(元)

①+⑤46+41=87(元)

②+⑤52+41=93(元)

③+④34+53=87(元)

③+⑤34+41=75(元)

第 2 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 100 厘米。

2 、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米尺、软尺、卷尺、 1 米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问:你的哪个手指的宽是 1 厘米。

2 、学生操作:用直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

启发思考:长边不止 20 厘米长,该怎么量?(在 20 厘米处做记号,再接着量,最后加起来)

交流测量的结果。

3 、学生操作:用直尺量一量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并把结果告诉大家。

4 、请一名小朋友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再请他用米尺量。问:发现了什么?

说 明:前面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5 、揭 题: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 、认识米尺,感受 1 米的长度。

( 1 )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

①出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 1 米,也可表示为 1m 。

②课件展示

③ :米尺放大图,感受米尺的结构。

米尺的一面上有厘米刻度线,对应的数字是从 0 到 100 ,有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

米尺的另一面也有刻度线,这面是寸和尺为单位的,我们以后学,现在不管它。

④学生操作:拿出准备好的 1 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 1 米有多长?

⑤学生操作:两人一组,用米尺或 1 米绳子比一比两臂张开长,看从左手指尖到右边哪里是 1 米。

⑥学生操作:两人一组,用米尺或 1 米绳子比一比身高,看从脚底到胸前哪里是 1 米。

⑦学生操作:用 1 米绳子比一比,课桌面长边有 1 米长吗?

⑧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 2 )感知几米的长度:

①学生操作:两人一组,用米尺,量出 1 米、 2 米、 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②学生操作:点两人合作,用米尺,量出教室地面长和宽分别是几米。

( 3 )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再次展示米尺:米尺是 1 米长,上面有 100 厘米。

启 发 思 考: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 生 操 作:用 20 厘米的直尺量一量 1 米绳子,看看绳子有多少厘米?

小 结: 1 米也就是 100 厘米。(板书并引读: 1 米= 100 厘米)

2 、用米量。

( 1 )出示卷尺:这是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 2 )学生操作: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几条长绳子的长度。

( 3 )小 结: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 0 ”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一的 P8 第 3 、 4 、 5 题。

3 题:用新铅笔在米尺上比出。

4 题:根据生活认识判断。

5 题:用卷尺直接量出黑板长,把卷尺靠在黑板前,轮流读出别人的身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 1 米= 100 厘米)

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米和厘米量。厘米适合表示较短的长度;米适合表示较长的长度。

五、拓展练习: 比较长短,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1 米 10 厘米 40 厘米 1 厘米 1 米 35 厘米 5 厘米 28 米

六、课外活动:

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米和厘米量。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用直尺和 1 米绳子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认识米和用米量

工 具: 米尺 软尺 卷尺

标 注: 1 米、 2 米、 3 米、 6 米、 9 米

进 率: 1 米= 100 厘米 100 厘米 =1 米

1m=2500px 2500px=1m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